拒绝卖画,便难有收入继续维系。“一直需要父母的支持。我自己通过教学生画画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父母说既然做了选择,要对自己做的选择负责任。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走下去。”傅察丹青对北京晚报记者说,在胡同里,陌生人送来的一杯水喝,这都是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力量。 在傅察丹青看来,不卖画作的原因,只因不想因此改变画胡同的单纯目的。“如果想着要卖掉自己画的胡同,想法就会改变,需要考虑买画人的感受,要迎合他们的喜好。” 在傅察丹青的画作展览时,这名老街坊也来了,特别喜欢自家胡同的画作,“想买走这幅画,最后我选择卖了。有人真正喜欢,说明我的作品找到了家。” 找胡同、画胡同、修改画作,周而复始,傅察丹青记录下正在老去的记忆。在画画时,他的眼前只剩下青砖灰瓦和有些斑驳的胡同。 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北京城的脉络。在傅察丹青看来,许多胡同开始消失,剩下的也在失去本来的味道。他想用画笔展现自己所认识和留恋的北京,维护北京最独特的城市记忆。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赵喜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