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恩情:家里人一开始是不理解的,觉得我已经有稳定的工作了,何必再去折腾学这个?而且之前也很少有人成功。我就想办法去说服他们,然后自己坚持学习。等我考研的时候,我孩子还比较小 ,我爱人当时很辛苦,但也支持我。 澎湃新闻:在备考的很长时间里都需要兼顾工作与学习,你是如何平衡这二者的关系? 药恩情:工作优先, 这是第一位的。学习不能影响工作,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我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澎湃新闻:两次考研失败后,有那么一瞬间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吗? 药恩情:没有。其实我知道自己基础很差,有心理准备,没有考上是正常的。第一次考试时心里没底,不清楚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为自己只能考三五十分,后来考了二百多分,反而还有了信心。第二次失败后也没想过放弃,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的。有了前两次的经验,第三次对考试更熟悉,复习的也更到位。 澎湃新闻:在学习阶段,你碰到的最大“拦路虎”是什么? 药恩情:英语。因为中专时学的英语比较浅,考大专的时候对英语的要求也不高。到了本科阶段才开始系统的学语法,词汇量也不足,当时提高英语成绩对我是个大难题。我有一本考研词汇大全,A4纸大小,四五百页,有空了就拿起来背,反复背。 澎湃新闻:您曾做了12年的校园安保,这段经历对你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药恩情:我觉得做安保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一有困难就要去克服的信念。就像处理案件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寻找证据、处理线索,会碰到挫折,需要开动脑筋。巡逻时也要求仔细、认真。我把这样一股劲儿用在学习上,也能出成绩。 无论做安保、学习还是从教,那股劲儿、那种信念一直在。我以前当保安的时候,经历过的一些印象深刻、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我也会放到课上讲,过去的亲身经历让我的表述更生动,学生们听了也更有兴趣。 “刚做老师时,曾在课前找空教室试讲” 澎湃新闻:踏上讲台后,是如何去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 药恩情:我做学生时,主要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成为老师以后,更多的是传授知识,把自己了解的东西表达出去。为了更好的适应老师的角色,一方面,我认真备课,花更长的时间,搜集更多的资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则对自己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一开始的时候,在每次正式上课前,我都会选择没人的空教室自己试讲,找找不足。 澎湃新闻:从教12年,印象中有哪些比较有成就感的时刻? 药恩情:我有一门首创的《犯罪现场调查与模拟审判》课程,这门课需要结合刑法、刑诉法、逻辑学、法医学等学科,之前的工作经验能帮助我把它们较好的穿插起来。 我把每组三小节课作了切分。比如《指纹的提取与鉴定》,第一小节讲授指纹的概念、特征、发现、提取与鉴定的理论知识,第二小节放刑侦人员对指纹进行发现、提取与鉴定的视频。第三小节做指纹发现、提取的实验。学生马上学理论、马上就可以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也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这门课总是很快就爆满,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我就很有成就感。教师是我热爱一生的职业,我把这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能得到学生的肯定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澎湃新闻:作为中北大学法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近期还有什么待实现的目标吗? 药恩情:最近主要在忙三件事。第一件是我的新教材《广告法教程》即将出版,目前在进行书稿完善工作。第二件是筹办山西省法学会军民融合法制研究会,已经成功申报,九月份即将召开创立大会,期待能通过这个研究会来提高中北大学的法学专业的竞争力。最后,希望可以团结中北法学老师,尽快申报法学硕士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