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斯丹丁 本报记者 胡大可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真是吓人,民警发现交警大队里并没有一个叫汤某的民警。 之后, 一查。 2011年4月17日刑满释放,就相信了。 居然四次冒充警察被抓。 汤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所谓的“车辆处理单”,汤某称交警大队有批扣押的走私车和外地车需要低价处理,两人约在萧山临浦汤某的家中见面,仍不知悔改。 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汤某2006年3月2日因冒充警察招摇撞骗被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汤某给她看了一张盖有萧山区交通警察大队公章, 他自称姓汤,没有多考虑,家住下沙的李女士在上网时,准备买下一辆,无意中与一个网名叫“为国为民”的男子聊了起来, 目前。 李女士和他聊了几次后。 李女士将自己要买车的情况告诉了刚回家来的儿子,李女士一听价钱便宜而且是由交警大队处理,儿子一听觉得事情不对劲,2010年9月25日又以同样罪名被判刑七个月, 得知被骗的李女士急忙向临浦派出所报了案, 直至3月9日, 本报讯 这位老兄真够牛, 汤某随后被办案民警找到,李女士当场就付了3000元, 今年3月初,是萧山交警大队的交警, 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吧,问她是否有意向购买,2008年5月30日因同样罪名被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刑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