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北京停车位“家底儿”将发布。1月25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透露,将通过红橙黄等色彩标注不同区域停车资源紧张程度。 北京到底有多少车位?经营性车位总量大约是195万个,而非经营性车位总量的统计数据还要追溯到2011年。最近一两年,北京启动了一次“地毯式”普查,希望得出停车位总量确数。 “尤其是要弄明白哪里的停车位供需不平衡,差在什么地方。”周正宇直言,首先要缓解夜间居住区的停车难。“我们通过红橙黄等颜色,分别标注停车资源紧张情况。如果一个小区夜里停了5000辆车,但只有3000个车位,那就是红色区域。” 年内,市交通委将与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一起商量如何缓解小区域的“停车难”。“如果居民同意,可以找块地方盖一些立体车位。有些地方可以与周边商业和写字楼协商错时停车。” 路侧停车则将在年内推广电子收费。“这类车位城区有4万个,郊区有2万个,总量并不多。但长久以来乱象集中。”周正宇举例说,“一般流程是,停好车,收费员跑来在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放一个小条,记录时间。车主开车离开时,收费员再来收费,过程基本就是讨价还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去年年底,石景山区鲁谷路和鲁谷西街两条道路率先上线试行电子收费,本市路侧停车动态监测和电子收费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 此次使用的电子收费系统采用视频桩或地磁两种车位检测设备,感应车辆进出、留存车辆图片,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至市级平台,统一计算停车时间和费用,实现全市统一电子计时收费。停车人可通过下载“北京交通”App,点选“路侧停车”,使用微信、支付宝即可自助缴纳停车费。“对逃费行为,将跟个人诚信系统挂钩。”周正宇说。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城六区会在不同路段的4000个车位试行路侧电子收费。由于设备安装调试需要过程,预计下半年将在本市推广这种自助式停车模式。考虑到居民的夜间停车需要,将增加夜间包月模式,但白天车位恢复小时计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