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含着山寨文艺气质的“戏精”,并不难识别。识别的标记就在于两个字:矫情。只要那“无意间”的炫富来得很刻意,那你就可活捉一只“戏精”了。对此你大可回上两个字“呵呵”,或者回上一幅晒书图,书名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图据电影《喜剧之王》 当然,这只是“戏精”的初级阶段。“戏精”之小者,假意惺惺;“戏精”之大者,演技了无痕。这二者的区别,大抵就是金庸武侠中陈友谅和扫地僧的差别。 本质上,支撑“戏精”作妖的,除了演技,还有城府。每个“戏精”,都是一个心机×,都掌握了厚黑学的很多技巧。但技巧的多少,决定了“戏精”的高下。 所谓小精精于术,大道精于道。有些“戏精”爱演,你能明显看出他是在演;有些戏精每根头发都是戏,你却会“错把变色当本色”。 在有些企业,各种大戏就没有彩排,每天都是谍战剧现场。有些人扮猪吃老虎,有些人当面说着为你两肋插刀却在背后插你两刀还装无辜,有些人踩着别人上位还每天打着“努力奋斗”的鸡血……他们看似真憨傻,实则老油条。他们人在职场,心向横店。 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他们飙戏——因为你会发现,戏到用时方恨少,你这是自取其辱;也不是从职场成功学里找克敌之方,那只会让智商“充电2小时,都招架不了5分钟”。 最好的法子,或许还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装,识破意图,徐思对策。毕竟,演技再高,终有破绽,披上了软猬甲,不都还有命门吗? 被套路不要紧,只要规则真,套了我一个,警醒后来人。 若实在没办法,那就珍惜生命,远离“戏精”! 编辑:新吾实习生:纯洁大雄 校对: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