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游戏江湖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江湖 进军海外的中国文化,为何总要换一副马甲? 蝙蝠侠一身黑衣从天而降,超人的眼睛biubiubiu射着红光,这是11 月份将在美国上市的手机游戏“Arena of Valor”的主页界面,中文名叫“王/者/荣/耀”。 作为一款火到你、你爸、你班主任和你女同桌能在一局里碰上的全民游戏,运营商去祸害国外小学生的雄心是可以理解的。但美国版的改动是如此之大,已经到连亲妈都不认识了。 国外网站的报道说,中国版里的历史人物“李白”“孙尚香”将全替换成漫威旗下的“蝙蝠侠”“神奇女侠”,原版的中国角色仅仅保留“吕布”一个。 我们将来也许能看到这样吊诡的场面,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都拿着手机开黑,他们选着不同的人物,放着不同的技能,有不同的故事背景,实际上玩的着同一款made in china的游戏。 跟漫威公司合作要支付多少费用,运营方并没有公布,但想必价值不菲。运营方当然有他们的商业考虑,从先期已经推出的海外版下载量来看,与“王者荣耀”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全部进入排行榜前三。 而属于西方文化圈的英、德、意大利、西班牙则无一例外地扑街,全部跌出百名以外。而且这还是在“王/者/荣/耀”已经替换了欧版游戏人物的情况下。 墙 跟它几乎所有的前辈一样,“农药”出口也撞上“文化墙”了。这还是堵单面的墙:中国人去理解“蝙蝠侠”和“超人”特别容易,西方人来理解“李白”“孙尚香”就特别不容易,就不愿去理解。 不单单是游戏,在文学、电影、动漫、体育等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中国人用中国话语讲中国故事,西方人好像这辈子都不可能懂的。 只有靠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把愚昧落后掰开来给他们看,或者从里到外装成他们的样子,他们才喜欢看,走红毯就像回家一样。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们凭什么要跪着出去。 有些同学看到这里就要举手了,不对啊,你看好莱坞不也拍了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不也经常在电影和游戏里加入中国元素,讨好中国市场吗,他们也跪着过来了吗? 嗯……你们看下今天的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1、2、4名都是外国电影。 这是同期的北美票房排行榜: 以及同期的日本票房排行榜: 像美日这样的文化生产强国,他们在文化市场的多元化本质上是单向的,他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中融入你的元素来方便融入你,而他们自己的市场实质上很封闭,你想进入他们是非常困难的。 西方国家文化体制机制上对其他国家有严格的控制分级,拿日本动漫做例子,这既有怕外国人的动画片教坏自己孩子的。 把航海王里香吉士的香烟P成了棒棒糖。 美国也有圣光 也有这种脑洞比较奇怪的,谁都知道美国那持枪率,孩儿他爸手里的枪恐怕比动画里日本黑手党的枪都多。 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文化产品输出的严防死守。比如向皮卡丘丢去的日本饭团,美国人非得给P成热狗。 再说了,你们真觉得好莱坞的功夫熊猫是中国人的熊猫吗? 从动画电影的两个要素:人物造型和故事情节看。 西方漫画人物美学造型,会夸大对象的某种特征,比如要显示熊猫的胖,就让它的肚子气死生物老师的大。 而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则讲究对象的和谐匀称,这也是东方审美的主要特点。 这么一对比,福娃是不是蛮顺眼的? 从故事情节上,功夫熊猫虽然有“气功”,也体现了“大智若愚”的哲学,但本质上还是个路人小子变超级英雄的“美国梦”故事。 所以人家根本没跪,站着就挣了你的钱,你还得夸他拍得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得深。 破墙 看到这里,恐怕又有同学把手举起来说,既然进入又特别难,又不能跪着进,你说怎么办? 在这里,日本是个不错的学习对象。 由于东西方文化天然的结构性裂痕,加上西方文化暂时性的强势地位,让一个西方人自然而然的接受一段东方故事,认同一个东方式的英雄,理解一种东方式情感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技巧跟时间。 油腻的中年人是不愿花时间看你的故事的,他既没有认识基础,也没有情感认同,所以文化传播就得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看中国动画,玩中国游戏,崇拜中国英雄,对中国的认同感将融入他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