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新闻快讯 >

“我是刘小孩,我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_新改革时代 凤凰资讯出品 凤凰网首页 登录 站内 站内 证券 汽车 视频 查找 “

时间:2018-11-18 08:25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原标题: 我是刘小孩,我是朝阳人,我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 60年前,伴随着朝阳区建区之际,我降生到了人间,一出生我的后背脊椎处就长了一个肉瘤儿。还没来得及享受妈妈温暖的怀

原标题: 我是刘小孩,我是朝阳人,我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

60年前,伴随着朝阳区建区之际,我降生到了人间,一出生我的后背脊椎处就长了一个肉瘤儿。还没来得及享受妈妈温暖的怀抱,出生后的第二天我就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做了肉瘤切除手术。60年前的医疗水平和今天相比是非常落后的,手术后我的下肢落下了终身的残疾。

做完手术送回病房,每个病床床头上都需要挂一张写有患者姓名的卡片。当时我的父亲正在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我母亲是一名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不会起名。聪明的护士就找了一块小布条,用毛笔蘸墨写上“刘小孩”三个字,于是降临人间不久的我有了自己的名字:刘小孩。

从婴孩到儿童再到青少年时代,我都住在一间平房四合院里。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元年,我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在工作中,我从未把自己当成一名残疾人,一直都努力地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出色。而且我一边工作一边不忘自幼喜爱的画画,想要圆一个画家梦。

随着改革的春风吹进了门,老百姓的日子一天一个样地向好的方向发展。1981年,我父亲单位福利分房,我们家搬到团结湖小区。那时候小区还没有完全建成,马路边上的高楼仍在建设中。小区附近只有3条公交车线路,公交站点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本身就有腿脚残疾的我出行要格外小心,上下汽车一不留神就会崴了脚。

90年代开始,朝阳区发展进入到了快车道。尤其是在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设立带动下,旧的厂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座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泥泞的土路再也看不到了,朝阳区摇身变为北京市最国际化、最时尚、最繁华的地区。而我,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1990年,我成为画虎大家姚少华先生的入室弟子。2000年至2008年期间,我先后担任居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的职务,为邻里们做起了基层服务工作。

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鸟巢、水立方一个个崭新的北京名片、中国名片出现在了朝阳区的土地上。和每一位朝阳人一样,我的脸上带着自豪,心里充满希望。我主动申请成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在离残疾人最近的一线为他们服务。

又是十年过去了,今年是201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朝阳区的发展,和我一同生活了近40年的团结湖地区的居民也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尊、央视大厦、凤凰卫视等建筑,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而我的画作多次参展并获奖,并被中国盲文图书馆、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收藏。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画作《气吞山河》,赠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主席李熙范先生,李主席在捐赠现场当即表示此画作将在韩国奥运博物馆永久收藏。

从1978年我参加工作到今年,改革开放已经整整40年。我刘小孩,真是与改革开放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

文/刘建民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