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2020年12月份投入使用,温度可以根据设计性能到1.5亿度,大规模提高运行参数。这个装置能够建成完全归功于我们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这个装置建成标志着我们在大型托卡马克设计建造运行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下一步聚变堆建设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这样一个装置,也培育了聚变的新生力量,某种程度提升了相关产业装备制造水平,也是国际合作很好的平台。 北斗全球系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6次飞行,在测控、地面运控、星间链路运管、应用验证等系统的强有力支撑下,此前发射的所有在轨卫星都已入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谢军表示,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是我国航天人自主创新,万众一心,接续奋斗的成果。同时使我国航天基础设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产业发展方面北斗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时间、位置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所知道产业发展方面非常重要工业生产设备、基础建设设施这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生产效率,同时对设施质量水平也能大大的提升,提高我们劳动生产率。”谢军说。 在精准农机设备播种施肥,建筑桥梁和大型建筑监测测量上北斗系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整个系统的建成将使整个产业发展利用北斗系统这些提供的服务,使产业发展更加的智能,更加的高效,更加环保节能。“对于老百姓和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与好处就更多了,目前应该说我们市场上非常多的一些穿戴设备都具有了时间、位置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当然跟地面移动网络的服务也是紧密融合的。”谢军说。 这些设备对老百姓的出行以及像今年疫情情况下无人设备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北斗系统设计和建设者们将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每个月进行评估整个系统,同时要加强这个系统的市场应用推广,我们在国内已有广泛应用GPS系统的成果基础上,把北斗系统的应用推广。此外现在已经启动研究设计服务精度更高,环境适用性更强,用户使用更便捷更安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在瞄准2035年前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PNT体系。”谢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