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1年3月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纯清正面回应“晋官难当”,认为中国官员当下身处变革时期,做官都难。

  今年以来,山西官场陷入“大地震”。有媒体用“崩塌”一词来形容山西官场的现状。

  

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

  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日宣布山西两名高官山西省常委、统战部部长白云及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被调查,山西官场再度强震。一周前,山西刚刚同日宣布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省委秘书长聂春玉两名省常委被查。更早前几个月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时任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等也相继被查。

  金道铭被查前刚刚卸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另外,4月12日落马的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也因山西事发。2010年9月调任中宣部副部长前,申维辰任太原市委书记,同样是山西省委常委。

  目前,山西官场半年内已有8位高官(包括申维辰)出事。13名常委的省委班子短短数月之内,则有4名省委常委在任时先后被拿下,可谓规模空前。

  无疑,作为山西省“一把手”的袁纯清自然压力倍增。

  2011年3月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纯清正面回应“晋官难当”,认为中国官员当下身处变革时期,做官都难。因此关键是主观上如何对待。如果你觉得难,害怕难,那永远是难,但如果每个难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等待,你就会去克难攻坚,后面也会有一片新天地。

  这些言论都让此前送走两任省长的山西官员备感振奋。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1年3月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纯清正面回应“晋官难当”,认为中国官员当下身处变革时期,做官都难。

  今年以来,山西官场陷入“大地震”。有媒体用“崩塌”一词来形容山西官场的现状。

  

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

  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一日宣布山西两名高官山西省常委、统战部部长白云及山西省副省长任润厚被调查,山西官场再度强震。一周前,山西刚刚同日宣布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省委秘书长聂春玉两名省常委被查。更早前几个月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时任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等也相继被查。

  金道铭被查前刚刚卸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另外,4月12日落马的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也因山西事发。2010年9月调任中宣部副部长前,申维辰任太原市委书记,同样是山西省委常委。

  目前,山西官场半年内已有8位高官(包括申维辰)出事。13名常委的省委班子短短数月之内,则有4名省委常委在任时先后被拿下,可谓规模空前。

  无疑,作为山西省“一把手”的袁纯清自然压力倍增。

  2011年3月全国“两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纯清正面回应“晋官难当”,认为中国官员当下身处变革时期,做官都难。因此关键是主观上如何对待。如果你觉得难,害怕难,那永远是难,但如果每个难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等待,你就会去克难攻坚,后面也会有一片新天地。

  这些言论都让此前送走两任省长的山西官员备感振奋。

  从北大法律系到共青团中央

  

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

  袁纯清是个苦出身。

  现年62岁的袁纯清是湖南省汉寿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是第十五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1964年,袁纯清进入湖南省汉寿县第一中学学习,受“文革”影响,学校停课,他被迫回乡务农。1971年10月至1977年2月,袁纯清先后在湖南汉寿县公安局、常德地区公安局任职。

  袁纯清曾经回忆,自己是地道的农家子弟,小学的时候都是光着脚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帮家里打猪草、砍柴。后来,他进入汉寿县百禄桥公社中学读书,这所高小离他家有十里地,袁纯清只能每周回一次家,生活相当清苦,其时的饭菜通常只是些萝卜、白菜。

  1977年2月,即将25岁的袁纯清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来到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三年期间,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等职务。

  团学干部的经历,让袁纯清在毕业后即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

  1980年1月至1997年9月,袁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学联办公室主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团中央机关党委书记等职。

  “要想自己的思想成为源头活水,就必须不断学习。”以此勉励自己的袁纯清始终不忘学习。

袁纯清出身家庭背景 袁纯清去向近况 袁纯清简历照片

  1990年7月,他通过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政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至5月,他赴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1997年7月,他又通过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9月,45岁的袁纯清离开共青团系统,出任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同时,他还兼任了中央纪委新闻发言人。

  在担任发言人期间,袁纯清曾多次通报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处理情况,包括厦门特大走私案、广东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成克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等。

  “空降”陕西开始主政一方

  在纪检系统历练4年后,2001年3月,袁纯清“空降”陕西,担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开始了地方从政生涯。

  两个月后,袁完成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他更出版了《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研究》一书。因为该书,袁也被媒体称为“国内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的第一人”。

  2004年1月,袁纯清接替赴黑龙江任职的栗战书,兼任西安市委书记职务。

  袁纯清上任后,针对西安发展现状,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和生态化”的“四化”新理念。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袁纯清一些语录”曾在西安官员群体中广为流传。

  如“我们干得再好,仅仅是获得了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的资格”。还有一句是告诫西安市党员干部的:“一是,慎独、慎微、慎初。二是,注意小节,珍惜晚节,保持大节。三是,慎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

  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推介西安,是袁纯清担任西安市委书记时的工作重点之一。西安市曾多次邀请各类媒体去体验、宣传西安,袁纯清也多次在电视、网络上当起“推销员”。

  2004年,袁纯清被人民网评为年度“全国最受关注的市委书记之一”。

  2006年6月,54岁的袁纯清成为陕西省代省长,6个月后获扶正。其任内推动了“关中-汉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建立,使之成为与成渝、北部湾两大经济区并肩的西部第三大经济区。

  凤翔血铅事件和“华南虎照事件”事件,是袁纯清在陕西省长任上遇到的两次重大社会事件,后者甚至引起社会对政府诚信的议论和怀疑。

  在“华南虎照”被广泛质疑之时,2007年11月,袁纯清曾表态说:“华南虎不久即会有结果。对华南虎进行适当考察是必要的,政府的鼓励行为没有错,考察华南虎的踪迹,比照片的真伪更重要。”

  在2008年7月陕西省政府全体会议上,袁纯清称,这一事件主要原因是“相关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并进行了深刻分析。

  主政山西力推经济转型升级

  《南方周末》曾报道,袁纯清在团中央和中央纪委的经历,使他在工作风格上有别于政府实际工作出身的官员。

  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眼里,袁纯清善于宏观思维,能谋划,有想法,有思路,“是当省委书记的料”。

  2010年5月,袁纯清阔别工作了9年的陕西,跨过黄河来到山西出任省委书记,彼时他已58岁。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任省委书记也频频展开“大动作”。

  据《求是》旗下《小康》杂志报道,上任后第五天,袁纯清便开始了其快节奏的基层调研。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山西11个市,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三天,但是走访的地方却不少。

  在长治市,他两天内就走访了6个县、区。这种工作力度颇让陪同的山西官员们吃不消,有人戏称袁到处“煽风点火”。

  在山西最南端的城市运城,袁纯清数次提到“西安经验”,他把运城和西安拿来做比较,直言运城的地理条件不差于西安,所以应该“以更大的胆气来加快发展”。

  大项目,大产业,无论在西安,还是在太原,这是袁纯清一直强调的理念。

  2010年7月29日,袁纯清在山西省委全体干部大会上亮出了自己的执政思路。他提出了“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市化、城乡生态化”的“新四化”理念。

  当时,袁纯清的讲话稿68页,近3万字。他直言不讳地提到山西要在“煤”上做大文章,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并且提出在“煤”上解放思想是山西最大的解放思想。

  他还一口气为山西的新型工业化指出了7条路径,这给一直以来为“弃煤”还是“用煤”所困扰的山西官员们指明了方向。

  这次讲话极大地震动了山西官场,有人甚至把这次会议称之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遵义会议”。

  之前的山西官员们不是避谈煤,就是光挖煤,但是从来没有深入探讨山西应该在煤上做什么文章,袁纯清的讲话令官员们感到振聋发聩。

  2010年12月,山西省获批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也意味着,长期粗放式资源经济给山西这片土地带来的“病痛”,已经到了必须剔除的时候。

  半年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行动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努力后取得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