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驻村故事(3)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人大代表的驻村故事(3)

工作队队长刘学明经常对队员说:“我们驻村,就是要沉下身子融入村民,为老百姓多做实事。”驻村以来,工作队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近百件,每个队员各尽所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心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工作队积极联系玉兔慈善基金会,为今年考上大学的13名贫困学生争取到每人5000元的助学金。在古尔邦节来临之际,工作队副队长艾尼瓦尔·阿吉拿出8000元现金,为8户困难村民购买了肉羊、大米和清油,让他们过了一个幸福祥和的节日。“六一”前夕,工作队队员杨振立主动为玉尔其村的小学生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书包等学习用品。临近退休的阿依夏木·巴吾都是连续第二年驻村,她主动认领了本村16名贫困学生,为孩子们购买了价值4000多元的服装。她说:“我会尽我所能,坚持资助这些贫困孩子完成学业。”

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85万元为村里修建防渗渠634米、平整土地322亩,修建了村庄林带渠、门前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

如今,玉尔其村的居住环境干净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足了,老百姓的心里也暖了。村支书阿不来提·阿布都拉动情地说:“工作队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恩情送到了千家万户,真心帮助我们,这样的工作队亚克西。”(自治区粮食局驻柯坪县玉尔其乡玉尔其村“访惠聚”工作队)

芙蓉花开幸福来

——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市供销社驻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西北向阳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长 焦芙蓉

“不是说工作队要常驻了嘛,您别走了,行吗?”听说工作队队长焦芙蓉即将结束驻社区工作要走,社区居民真情挽留。2016年,焦芙蓉带领来自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市档案局、市供销社的6名队员入驻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西北向阳南社区,用“爱在幸福西北向阳南”的行动,践行着“真情实意服务社区”的承诺,赢得了社区各族居民“芙蓉花开幸福来”的好评。

真抓实干强队伍

西北向阳南社区辖区面积21.71万平方米,共1460户、3399名居民,少数民族居民占16%。因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且成分复杂,游离在基层党建外的党员居民比例偏高,被列为市级重点复杂社区。

焦芙蓉率领工作队进驻社区伊始,就立足社区工作实情,结合前两批工作队的经验,把找准思路、完善机制、建强队伍做为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工作队与社区干部讨论并制定了加强队伍建设和工作落实要求的《社区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汇编》,其中包含《社区党支部工作年度计划》《入户走访制度》等14项工作实施细则。抓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契机,建立了经常性学习制度,即每日读报10分钟、每周坚持讲党课、每月做到有心得。探索形成了“宣传+引领+组团”的“红细胞”党员管理机制:通过QQ群和微信公共平台宣传社区开展活动的情况,根据“红细胞”党员工作属性成立3个“联点互助党小组”,为社区输送服务居民的新鲜“氧气”,组建退休党员、少数民族党员、非公党员、在职党员、社区党员、改制和游离在基层党建外的党员等6支“红细胞”专业化队伍,实现岗位和专长的有效衔接。

2016年,西北向阳南社区党支部被评为“二星级党支部”。在六届五次居民代表大会上,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的满意度高达100%。社区党支部书记孔霞感慨地说:“现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思维视野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社区‘红细胞’党员服务居民的工作更有效、更接地气了。”

多措并举聚民心

面对社区辖区面积大、服务人口多、中老年占比高,居民收入普遍偏低,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相对滞后,部分居民对社区服务管理心存埋怨等问题,焦芙蓉在充分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一一三”工程,即打造一个社区精品课堂,建立一部居民共建共享档案,构建社区三个形象识别体系。

工作队组建了6支“草根”宣讲队向各族居民进行精准宣讲。队长焦芙蓉把关内容,承担宣讲队“总编辑”角色,打造“社区微课堂”基层宣讲品牌。自开讲以来,集中宣讲受众2000余人次,入户宣讲3000余人次。为建立一部居民共建共享档案,焦芙蓉组织制定了《社区档案规范管理标准》,整理形成了社区特色的“微课堂”档案和“红细胞”党员档案。创作社区居民公约之歌、拍摄社区形象宣传片、建成社区文明示范楼是焦芙蓉提出的构建社区三个形象识别体系的主要内容。她根据社区居民公约改编,组织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参演,制作的歌曲MV《爱在西北向阳南》在克拉玛依各微信公众平台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组织拍摄的第一部克拉玛依社区形象宣传片,也即将在克拉玛依主流媒体上播放。

针对居民心存埋怨的涉及楼房失修、水电故障、交通出行、环境卫生、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多个难题,焦芙蓉率领工作队梳理民生问题清单,组织成立了52个项目攻坚组,共计解决民生问题96件,帮助15名居民成功就业,协助发展小微企业25家。以往对社区满腹牢骚、失去信心的张师傅,在“红细胞”党员群里自豪地写到:“难以想象西北向阳南社区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我为自己能够生活在其中而倍感幸福与自豪。”

结亲帮扶促团结

巩固民族团结、开展结亲帮困是“访惠聚”驻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焦芙蓉提出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与经济困难、帮教群体、孤寡老人、离异家庭等困难群体建立帮扶关系,扶贫的同时扶志和扶智,做到“鱼渔”相授。

焦芙蓉以身示范,结亲帮扶外来务工的清洁工热孜瓦古丽·玉素音,在焦芙蓉的热心帮助下,热孜瓦古丽·玉素音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与社会交融的主动性增强了。2016年12月9日,在“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见面会上,热孜瓦古丽·玉素音对着焦芙蓉热情地说:“姐姐,我们拍张照,让我的妈妈看看姐姐,我说姐姐漂亮得很。”此时焦芙蓉的内心别提多高兴了,这可是热孜瓦古丽第一次用流利的汉语说出这么长一段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