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28件重要民生实事全面落实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2016年北京市28件重要民生实事全面落实

在市有关部门、各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本市为群众办理的28件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落实。

■第1件: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万套(户),竣工6万套。

全年保障房开工56449套,完成年度5万套建设筹集任务的113%;保障房竣工64235套,完成年度6万套任务的107%。

■第2件:完成5.6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开展对3000台老旧电梯的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完成农宅抗震节能改造7.6万户;完成3000台老旧电梯检测与风险评估工作。

■第3件:实现16号线二期西苑站至北安河站19.6公里轨道交通试运行。

16号线二期西苑站至北安河站19.6公里已于2016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行。

■第4件:调整公交线路40条,包括优化调整线路20条,新开微循环线路10条,新开定制公交等线路10条。

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88条。其中,优化调整专38、503路等线路99条;新开专6、专7等公交线路24条;新开黄村-建国门外定制公交、快速直达专线148路等多样化线路65条。

■第5件: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整治行动,在城六区范围内建成2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建设8个停车示范居住小区。

在城六区范围内建成了文津街、宣内大街等20条停车秩序严管街和东城区雨儿胡同、朝阳区安贞里小区等8个停车示范居住小区,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停车环境。挖潜社区、医院周边停车资源,完成城六区4.2万个路侧车位“一位一编号”工作。

■第6件:完成20项市级疏堵工程建设;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提高骨干路网通行效率。

已完成机场京承高速主收费站拓宽改造等41项疏堵工程。通过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增设隔离护栏和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有效缓解市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状况。已优化、渠化路口、路段100处;开展信号配时巡视9418处(次)、优化调整3495处(次),提高骨干路网通行效率。

■第7件:新增公共自行车1万辆,增设隔离护栏15公里。

完成新增公共自行车1万辆建设任务,全市已建成2000个网点。增设隔离护栏15公里,提高行人出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第8件:研发推出北京交警APP软件,提升市民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创新推出“北京交警”APP项目,提供信息发布、动态导航、违法处理、安全宣传等服务,全力打造“掌上交管局”。自上线试运行以来,软件注册用户379.4万人,累计访问约2.4亿次。

■第9件:在26个乡镇建设完成2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在26个乡镇建成平谷区酸枣岭、密云区银冶岭、延庆区马坊等2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5平方公里,改善71个村、5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10件:推进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煤改清洁能源”、“减煤换煤”行动。

全市共完成663个村庄、22.7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改造任务;持续开展送气下乡活动,全市累计销售瓶装液化气370万瓶,保障了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第11件:全市淘汰20万辆高排放老旧机动车。

全市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44万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共减排一氧化碳、氮氢化物、碳氢、颗粒物5.7万吨。

■第12件:在重点公共绿地及重要道路周边等区域,建设4处园林绿化增彩延绿科技创新示范区(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山区绿地500亩);为市民增加色彩丰富、绿期延长的公共休闲绿地。

在西城区报国寺绿地、通州区东六环西辅路、通州区东郊森林公园建设城市绿地示范区10.2万平方米,在延庆区张山营镇冬奥会场馆周边建设山区绿地示范区550亩,栽植蓝粉云杉、华北落叶松等新优常绿树种2万株。采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活性肥和生物菌肥等进行土壤改良,示范展示痕量灌溉、集雨地形等节水技术。

■第13件:建设10处城市休闲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场所。

通过腾退还绿、挖潜建绿、多元增绿等方式,建成东城区东直门卫生服务中心代征绿地工程、海淀区亮甲店小区二期代征地绿化工程、西城区广宁公园、丰台区岳各庄城市休闲森林公园等10处城市休闲公园。

■第14件:为群众健身提供“大众田径场”。

已在东城、海淀、丰台、门头沟、房山、顺义、昌平、大兴、平谷区建成智能健身步道30公里,设立标识标牌31块、心率测试柱165根。

■第15件:对城六区100条街巷胡同实施环境整治。

已完成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累计整修破损路面14.38万平方米、粉饰建筑物外立面7.73万平方米、整修围墙3.26万平方米。同时,城六区还开展了拆除违法建筑与违规牌匾标识、装饰遮挡屋外外挂设备、规范公共服务设施、补建绿化植被、架空线规范梳理等工作,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第16件: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进一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增建500个社区监测点。

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进一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完成1285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工作、412家具有主体资质的食品集中交易市场风险分级工作和23971家商超、便利店和食品贸易商分级工作。对全市在产的206家药品生产企业按照风险程度划分为高风险企业55家、一般风险企业151家,并实行动态风险管理。完善街道(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检验检测室功能,增建了500个社区监测点,更好地为市民提供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服务。

■第17件: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高社区商业便民服务水平。

全市新增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的便利店(超市)、餐饮、便民菜店等生活性服务业网点550个,城六区基本实现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

■第18件:新建1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全市新建106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累计建成1342个,覆盖2540个、84%的城市社区,惠及社区居民1569万人。

■第19件:加快推进“北京通”应用融合。

加快推进“北京通”应用融合,“北京通卡”新增发卡数量686.1万张。“北京通”数据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方便市民利用“北京网”、“北京服务您”等公共服务信息。

■第20件:新开工建设40个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

全年新开工建设80个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53个,其余27个正在建设中。加强包括养老照料中心在内的养老机构辐射居家服务,支持106个养老机构(含养老照料中心)为110万老年人提供短期照料、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

■第21件:开展中医健康养老社区示范工作,在6个区的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区。

已在东城、西城、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6个区遴选了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示范社区,组织专家对397名中医养老技术骨干开展10项中医健康养老适宜技术培训,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中医健康养老服务。

■第22件:为全市5000户空巢老年家庭配备安全服务设备,为1万名70周岁以上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

已为全市5516户空巢老年家庭配备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和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为失智老年人配备防走失手环12261个。

■第23件:开展首都市民戏曲大赛、“舞动北京”等系列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