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电磁弹射 到底牛在哪?(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航母电磁弹射 到底牛在哪?(2)

滑跃起飞的典型代表,便是前苏联生产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姊妹舰”瓦良格号,也就是我国现役航母“辽宁”舰,也是安装的滑跃式甲板。歼-15在辽宁舰上起飞的矫健身影,想必很多朋友都会印象深刻。滑跃起飞虽然技术难度较低,却也存在瓶颈:在战机滑行距离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最终速度有限,单纯依靠增加甲板仰角,对升力提升也有限。当战机重量过大时,凭借现有甲板长度,单靠发动力加速,难以获得足够的升力。因此,目前歼-15在辽宁舰上的起飞,还不能做到全负载,即不能完全满载武器、弹药、油量起飞。这对于歼-15在远洋的实战是一个制约。

第4类

电磁弹射器:未来大趋势

由于蒸汽弹射器存在体积庞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消耗大量蒸汽等缺陷,因此军事领域又盯上了新的弹射器,即电磁弹射器。

所谓电磁弹射器,简单说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力进行弹射的装置。它分为两种:电磁线圈弹射器及电磁轨道弹射器,分别采用交流直线电机和直流直线电机。

事实上电磁弹射的研究非常早,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海军即进行了相关研究。然而当时技术不成熟,研发成本高,故而很快就被放弃了。到70年代末,随着舰载机的重量和速度不断增加,蒸汽弹射器逐渐不能满足需求,美军又从1978年重新开始对电磁弹射器进行开发。2013年,新一代核动力航母“福特”号服役,上面就采用了电磁弹射器。

电磁弹射器包括强迫储能装置、大功率电力控制设备、中央微机工控控制及直线感应电机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强迫储能装置,可将发电机在一个周期(约45秒)内发出的能量积蓄起来用于一次猛烈的弹射。据估计,最大的舰载机起飞需要消耗的能量不超过120M焦耳,而功率4M瓦的充电设备则能在这段时间积蓄140M焦耳(存在消耗)以上的能量。福特级航母拥有四部电磁弹射系统,同时充电时总功率可达16兆瓦,再加上升降机以及未来的电磁轨道炮、激光,航母总功率可能需要60兆瓦以上。

相比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有许多优点:首先能简化舰上的维修工作,据估计可以比蒸汽弹射器节省劳动力成本30%以上。其次,电磁弹射器的精度高,对于弹射力量的控制,仅仅需要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就能做到,这显然比改变蒸汽流的强弱要便捷多了,它使航母能方便弹射从轻型到重型飞机。还有,电磁弹射器的重量和体积大约只有蒸汽弹射器的一半。电磁弹射器与未来海军的“全电力系统”能更好融合,将弹射器的控制对接到全舰的其他动力系统中,便于统一操纵。蒸汽弹射器的极限弹射能量不到100M焦,而电磁弹射器则可以达到122M焦,从而突破了前者的瓶颈。

此外,电磁弹射器能与滑跃式的甲板巧妙融合,这样,既拥有弹射力,又能享受滑跃式起飞的好处。当然,电磁弹射器也有一些缺点。高功率电磁电动机会产生电子干扰,而高速旋转的机械也对材料的刚性提出更高要求。

其他弹射器

五花八门各有利弊

除了普遍采用的蒸汽弹射器和方兴未艾的电磁弹射器,还有其他各种弹射器的概念。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概念并未投入使用。

弹簧复力弹射器:堪称是最“质朴”的弹射器。它直接用一个大号弹簧,在通过电动机压缩后,再猛然释放,把飞机弹出去,使之获得加速。但这种超强弹簧对材质的要求太严苛了,要实现精准度难度也很大。另一个弊端是,弹簧在最初弹出的那一瞬间,冲力最大,对飞机而言相当于静止时受到一个猛烈的加速度,对飞机和飞行员都是巨大的考验。

势能弹射器:势能弹射器类似一个斜坡,先通过升降机等将飞机运至坡顶,然后将飞机从坡顶“推”下来,使得其受到重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产生更大加速度。这种弹射器技术成分很低,而且弹力释放非常均匀。然而为此必须造一个很大的坡面,在航母甲板上高高凸起,影响风阻、隐形和防卫等各项指标,而且使用效率较低。

燃气弹射器:在结构上与蒸汽弹射器相似,只不过推动活塞的不是水蒸气,而是猛烈燃烧产生的气体。相比蒸汽弹射器,它不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然而燃烧却对设备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如耐高温、防氧化、坚固程度等。同时,燃烧这种化学反应比水的汽化更加危险,还要消耗价格昂贵的化学燃料,故障率高,污染严重。最初美国海军试图以此作为航母弹射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蒸汽弹射器。

火箭助推弹射器:就是在舰载机发动时,用火箭助推器提供额外推力,飞机起飞后,火箭助推器再脱落。该方案的结构非常简单,然而如何处理助推器却是大难题。如果采用一次性的,价格太贵;如果采用反复使用的,那每次起飞都需要把掉入海中的助推器捞起来。此外,助推器本身喷出的高温射流也会对航母设施和人员造成威胁。

航母拦阻:

生命的羁绊

相对于起飞的种种难题,飞机降落的技术方案要简单一点,就是在航母上设置一些拦阻设备,当高速行驶的飞机即将降落时,通过甲板上的拦阻设备“拖拽”住飞机尾部的钩子,使得其速度迅速降低。当然,拦阻索不能简单只是一根钢筋把飞机拦住就好,这样会直接把高速降落的飞机拽坏。事实上,拦阻索两头连接的是复杂的阻力产生装置,在被飞机“绊住”后逐渐产生阻力,最终把飞机拉住。

美国海军备有4道拦阻索,彼此间隔14米左右,要求飞行员最好在1、2道之间降落。如果4道拦阻索都没能钩住飞机,那么飞机可以就势重新起飞,再来一次。当前,拦阻索的普遍阻拦装置是水蒸气,而在福特级航母上,则靠电磁力进行拦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