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债传闻下华西村富三代开始创业:村里不养懒人了
时间:2018-01-03 18:45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原标题:巨债传闻下的华西村: “富三代”开始创业 因为村里不养懒人了 最近,“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被传负下巨债——有媒体报道称,华西集团截至今年9月末,负债总额为387.42亿元,资产总额为558.26亿元,资产负债率69.4%。 近几年,华西村多次被传出高额负债,这个“天下第一村”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对此,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称,负债是因为公司布局了许多新业务,对企业来说非常正常。 近日,红星新闻前往华西村采访时发现,大批年轻人回村创业。近年来,随着华西村开始推行的股份制改革、合伙人制度等,改变了以前本村人每年守着分红,不工作也能生活很好的旧模式。 “现在,华西不养懒人了。”正在村里创业的史宇杰这样对红星新闻说,他们被外界称为华西村的“富三代”。 大胆启用年轻人 硕士回村出任酒店总经理 328米高的龙希国际大酒店是华西村的地标,楼内拥有800多套客房以及餐饮、娱乐、会议等设施。其中,在大厦的60楼有一头纯金打造,价值3亿的金牛。 站在大厦俯瞰华西村,9座几乎一模一样的橘红色高塔整齐排列,远处是华西村统一修建的别墅群,更远处是华西村的工厂以及世界公园,公园里汇聚着仿制的长城、凯旋门等全球著名建筑。 在2010年,1984年出生的戴立明回到华西村,出任龙希国际大酒店的总经理,而现在他在非洲的莫桑比克经营着华西集团的另一个企业——和林矿业有限公司。 2010年,戴立明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他是华西村学历较高的年轻人。毕业前,他已经在上海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后来有一次回家遇到老书记吴仁宝,对方邀请他回村建设家乡。“华西村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戴立明现在都还记得老书记对他说的话,戴立明认为,自己学习的机械动力学和国际金融学,回到村里肯定有用武之地。 刚开始,他被安排在华西村的金融投资企业上班,后来正好龙希国际大酒店筹建开业,毕业不久的他出任了酒店的总经理。他感慨道:“外面的企业肯定不可能给年轻人这种机会。” 2013年底,华西村准备远赴莫桑比克开矿业公司,戴立明又被委以重任,去开拓市场。戴立明介绍,和林矿业有限公司是华西集团海外布局的项目之一,前期主要进行石材、矿产的开采,现在也建造了石材加工厂,将开采的石材加工后,一部分运回国内,另一部分卖到世界各地。 目前,他每年有10个月待在非洲,在那里他曾遭遇过抢劫,险些被持枪绑架。他说华西的青年一代都不是被标签的“富三代”,更不是不思进取的人,“华西村一直在改变。” 看不见的变化 创业一代感慨:村里不再养懒人 1989年出生的华西青年史宇杰和戴立明一样,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华西村。 最初他在村里的食品厂工作。2016年,他和另外6个华西青年,成立了华西米业有限公司。公司引进日本先进的技术,开展新农业,村民们对他们寄予厚望,称之为“七君子”。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认为,华西村近年开始的股份制改革、合伙人制度以及大力启用年轻人等改变,明显使整个华西集团充满活力。公司的任何员工,只要有项目,有市场就可以和华西集团合作,集团用品牌和资金进行推动,最后“赚多分多,赚少分少”。孙海燕介绍,在新能源、新农业的领域,华西村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七君子”中有5位是华西村成长起来的青年,另外两位则分别是华西村的女婿和媳妇。公司成立之初,他们从村里100多个报名者中被遴选出来,送到日本学习。 育苗、插秧、操作农业器械等,这些从来没有务农经验的华西村民,被外界称之为华西村的“富三代”,他们坚持从零开始学。史宇杰认为,对于年轻人,村里“给职位,给时间,给耐心。只要肯做,就有平台。”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华西村除了每月的工资,每年还会给10万元的奖金。史宇杰和妻子工作3年,账上已经积累了80万。 史宇杰说,公司刚起步,还没实现盈利,压力很大。“以前华西本村人守着每年的分红,不工作都能生活得特别好,但是现在不行了,华西不养懒人了。” 村党委副书记否认巨亏传言 调整股份制,本村人外村人同工同酬 让史宇杰和所有华西村民感受到压力的一部分原因是:2017年,华西村开始进行的股份制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