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写10万字回忆录:从吃树皮到生离死别(图)
时间:2018-01-04 05:28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原标题:72岁老人写10万字回忆录 回忆从吃树皮到生离死别勤俭节约 72岁的袁志明,读的书不多,凭借着日常看报纸查字典积累的字词,历时4个月,写下一部长达10万字的回忆录。 耗时仨月 边回忆边列提纲 像演电影一样 袁志明,蓝田县氵曳湖人。出生于1945年,小学没念完,就进了生产队干活,后来被招到蓝田县的饮食服务公司,当出纳、会计、营业员……一路走,一路学,袁志明说,那会儿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真是硬着头皮自己学,不会了买书看。 能写回忆录,也是人才闲下来。据袁老讲,2000年7月份,时年52岁的老伴因心脏病去世后,他因身体原因,也就从单位病退回家了。本来以为可以歇下了,想着孙女快上学了,也该跟父母去住了,却没料儿子儿媳一天忙到晚,他又一直照料孙女,一直到2017 年9月孩子上大学走了,真正闲下来也就最近这小半年的时间。 “突然闲了,就容易回忆,想自己小的时候,年青的时候,好像一晃眼的功夫,就老了……”袁老说,他回忆了有三个多月,边回忆边列提纲,“有时候看着窗外,想着想着自己就笑了,想的很开心,以前的画面就跟电影一样从眼前一幅幅的过……”开始写的时候还打草稿,后来觉得有些乱,从2017年12月开始,他就直接写,从弟弟被送养开始写,到月底就写出了10万字的回忆录。 从吃树皮到生离死别勤俭节约 1月3日上午,在西安电子正街袁老家附近,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袁老的回忆录,总共7本稿纸,自己设计制作的封面,还有目录,几百页纸上全部是一个个小小的透着秀气的汉字,而且没有一处涂改。虽然有不少错字别字,这也正是袁老寻求帮助的地方,他说有20多年不曾动笔,对于一些同音字总是分不清,像“虽”和“随”、“像”、“向”、“相”这些字都认得,但分不清,不知道哪个字该在什么时候用,希望有人能帮他校对校对。 袁老给华商报记者介绍说,引子写的是他生长村落的概貌,然后从第一章的生离死别开始,就是从弟弟被送养他人说起,以及母亲的病逝,以及后面成长路上的学习进步、结交朋友,到介绍听老一辈讲的笑话、故事…… 当然,文中也有大篇幅内容是关于粮食的,这和袁老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袁老说,在他4岁的时候,因为吃不上饭,跟随父亲出门讨饭,讨回个馒头都能开心好久,饿得发慌的时候也吃过榆木皮。袁老说,“我的人生虽不是大富大贵,但一直是越来越好的节奏,现在社会越来越好了,每个月我还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一个人吃不完,还能给上大学的孙女分1000元。” 记者注意到,老人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正如文中所写:“一粒粮食一身汗、家中再富要勤俭”一样,这本叫做《黄土岭上一株芝麻》的回忆录,其封面是袁老自己设计的:一座山峰上破土而出的芝麻,一节一节的向上攀延、开花结果。袁老说,这芝麻和自己很像,破土而出一无所有,但仍然不屈不挠攀爬向上…… 责任编辑:张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