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爱好者刘银川违规穿越羌塘无人区 已失联83天(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徒步爱好者刘银川违规穿越羌塘无人区 已失联83天(2)

▲ 2017年9月,刘银川和书店老板自驾前往阿里地区。受访者供图

▲ 2017年9月,刘银川和书店老板自驾前往阿里地区。受访者供图

  一路上,人,越走越少;景,越来越美。途经高原上的一处湖泊时,两人停了下来。风很大,湖面不住地翻滚着水花,被阳光映得波光粼粼,后面是连绵的群山,山巅上积雪未化,在远处与蓝天白云交接。

  “太棒了,好大气啊!”视频中,穿着牛仔上衣、扎起头发的刘银川喊道。他最大幅度地展开双臂,还不断尝试追着时涨时退的湖水。

  “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刘佳说,每次行程结束,哥哥会和家人分享经历。

  美景与危险并存。一位在羌塘呆了一周最终撤出的网友表示,无人区并不是字面上的“无人”,里面完全没路,所有的液态水都冻成冰,几乎每天都要涉过冰面,一天陷车七八次是常事。遇到暴风雪,数米外的人都难以分辨,还有野兽出没。在高寒缺氧的地方负重几十斤,全程没有任何信号和补给。

  去年10月初,刘银川和徐海在拉萨道别。徐海表示,刘银川此次徒步穿越无人区,有些仓促和鲁莽。虽然他发朋友圈说准备充足,但毕竟是第一次,还是一个人,准备的还是不够。“他决定好的事情,劝都劝不住。当时可能是想着快点走,早点出来就可以了。”

  除了徒步,刘银川最爱的便是养花,尤其郁金香,他还对徐海说,“春节我会回到书店,好好去伺候那些花。”

▲ 刘银川在阿里自驾时遇到的藏羚羊。受访者供图

▲ 刘银川在阿里自驾时遇到的藏羚羊。受访者供图

  步入危险之地

  “我不知道羌塘是这么危险的地方,之前问他,他也没说得很详细,然后就转移话题。”刘银川的女友曾静(化名)回忆,男友出发前,曾谈过穿越无人区的想法。

  从2010年开始徒步,刘银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徒步、探险,其他的则去打工挣钱换装备。曾静很想让他安定下来,但看得出男友明知有危险,仍乐在其中。

  他的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安定下来,有个固定的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就结婚。

  刘佳说,哥哥虽然很孝顺,但在徒步这件事上不愿妥协。“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是所选道路不同。而他恰好爱上了徒步,很执着的那种。”

▲ 2017年9月,刘银川在阿里地区。

▲ 2017年9月,刘银川在阿里地区。

  两难之间,关于徒步的事情,刘银川便选择不向家人细说。再往后,更新朋友圈成了他“报平安”的一种方式。

  按刘佳的说法,哥哥爱上徒步,与一次受挫有关。

  他回忆,大学毕业后,刘银川筹了十几万,与朋友一起做生意。“那是他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没想到的是,对方把客户资料偷偷转走,导致店直接关门,钱都赔进去了。”刘佳说,从小到大未曾接触过徒步的哥哥,此后开始喜欢徒步。

  有次一家人都在,刘银川找个买烟的借口出门。两三个小时后,他就从丹江口,走到武当山金顶上了。“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他兜里就20块钱,中间隔了100多公里,坐车根本不够,再加上武当山还有4000多米高。”

  旅途中,有时是沼泽地,蚂蟥爬得到处都是;有时会看见灵芝,吃个“野味儿”;有时是牦牛的骸骨,还有羚羊角;野驴、藏羚羊、野兔、狼、湖泊、草原、沙地、星空……“他说喜欢沿路上的风景,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自由自在。”刘佳告诉探员。

  去年10月和徐海分别后,刘银川来到拉萨,为此次穿越无人区做准备。10月21日,他一大早就收拾装备,与旅社老板告别。他先去了西郊客运站,发现没有班车;又去了北郊客运站,得知票是三天一班。

  刘银川只好暂回旅舍。直到10月23日,他才坐上前往双湖县的班车。

▲ 2017年10月23日,刘银川出发前往双湖。

▲ 2017年10月23日,刘银川出发前往双湖。

  危险与搜救

  “选择冬季进入无人区的几乎没有,刘银川是个例外。”双湖县公安局工作人员介绍,来旅游最好是九、十月份,一是避开夏天雪化多沼泽,二是赶在暴风雪前,天气多晴朗。

  但是,因为海拔高温度低,游客还是多选择夏天来这里自驾游。“每年这时候,我们发动搜救的次数最多,情况主要是车子陷进沼泽地。”向强讲述。

  他提及,有次在搜救陷入沼泽地的车辆时,救援车辆仅行进了五六百米,便陷入沼泽十几次。后来遇到一个大湖,车辆无法过去,便联合附近民警避开湖泊,从另一方向展开搜救。

  搜寻刘银川的这几天,双湖县警方发动各科室民警,轮流交替进入无人区寻找。警方表示,因搜救还在进行中,成本目前无法估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