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撕不雅电梯广告非个案:女儿头回见就被吓哭(2)
时间:2018-01-15 09:36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不过,在调查过程中,一些物业公司人员坦言,从经济角度出发,他们最大限度地对小区公共区域铺设广告,进行利益变现。“但是部分业主认为‘野蛮生长’的广告缺乏管制,对老人、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当双方围绕不同目标且都不愿意退让和妥协时,引发摩擦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地区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对于这样的矛盾,张妍妍向记者提出了电梯文化的概念。在她看来,电梯文化是与社会科技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紧密相联系的,“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转变使之珍视爱惜每一刻以及需要每一分钟所带来的安乐舒服的感觉,而电梯减少人们爬楼的时间和疲惫感,从而成为人们上下楼不能缺少的物品,面对不同楼群的建筑风格和不同群体的需要出现了不同材质和风格的电梯,电梯文化也就此而产生。电梯广告是电梯文化一个主要的体现形式,是不容忽视的。”张妍妍说。 不过,张妍妍调研发现,现今电梯广告的投放和使用,往往成为商家用来传递广告信息从而达到促销目的的手段,形式、内容枯燥乏味,视觉效果差,导致降低整个电梯美观和内涵的水准,人们常常不重视电梯广告在电梯中所呈现的另外意义,那就是体现大到整个小区,小到整个楼区和电梯的文化。 “广告实质就是利用各种媒介作为传递信息的方式达到促销的目的,尽最大的可能用最低廉的投入成本完成极大化的利益效果。电梯广告在投放运作产生的效果也是广告营销获利的本质。在投放过程中,电梯广告也经常性地在谋取利润的推动下,忽视该有的道德伦理底线,出现这类问题。”张妍妍对记者说。 对此,较早进入电梯广告行业的前分众传媒CEO谭智曾表示,电梯广告投放的媒介成本相对低廉,所以被各大企业所青睐而投来橄榄枝,却因此形成没有良性的竞争循环。企业认识到电梯广告的优势和投资效益的重要性,为了最大程度的攫取价值,买断部分电梯广告的投放权,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有关道德伦理问题。 “比如错误的传递商品信息、错误的引导、故意骗消费者、粗俗的视觉效果等。电梯广告道德伦理缺失。”作为业内人士,肖骁说,电梯广告作为新型媒介形式,在广告法和相关法规制度中对其类型和归属问题还没有准确的区分,因对其没有明文的规定和制度,使得电梯广告没有明确的标准化。 对此,马铭向记者总结说,目前在住宅区投放电梯广告,在业主与物业之间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谁决定其投放运营,另外一个是产生的利润该怎样合理分配。依据物权法的规定,从法律角度出发,只有住宅区居民才可以支配电梯广告位,电梯广告所获得的利润也应全数归属于业主。当下电梯广告的投放经营在运作中存在大量问题,却没有完善的制度对电梯广告进行调整使其更加标准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义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