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冰花男孩”:妈妈一定会找到的(2)
时间:2018-01-16 03:51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王刚奎说,妻子离家出走的导火索,是他在2014年鲁甸地震后盖的新房——一栋160平米的二层小楼。为了这栋楼,他不仅花光了县国土局补贴的4万多元地质灾害搬迁避难建房款,还投入了一两万的积蓄、六七万的借款。直到现在,他还欠着五万多元的外债未还。“盖房前,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两三百块。现在不寄了,都用来还债了。” 1月11日,福美、福满姐弟又来看新房了。因为没钱装修,新房至今只有四处透风的水泥和空心砖墙壁,空空如也。 两个孩子全然不知这套房子与离开的妈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们一进门就跑上跑下,在二楼和楼顶逛了一圈。小福满还一刻不停地把玩着屋里的一切东西,废弃的胶桶、锅,尚未安装的插座、发电机。 “以后我要住在这里,”小福满指着二层朝阳的一个房间说道。“因为这里暖和,离厕所近。而且去上学时还能多睡50分钟懒觉。”新房建在王家海子的公路边,步行到转山包小学只要十几分钟。 王刚奎的妻子离开后,姐弟俩从不会当着家人的面说“想妈妈”,家人甚至觉得小福满对母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但2016年秋天,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了一部寻找妈妈的电影,并让孩子们写下观后感。小福满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一定会找到的。 收到捐款七八千元 因为偏远闭塞,转山包村在新街镇是最穷的。村里540户人家,264户是贫困户。小福满家有车,在村里还算是中等条件。据村支书耿涛说,村里像小福满一样“丢了”妈妈的娃娃,至少有10户。 “我们这里自然条件不好,夏天阴雨多雾,冬天太冷。外地人嫁过来受不了,看不上,就跑了。”村委会主任王刚明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情况在转山包很常见。再加上很多村民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生子,没领过结婚证。女方真要离开,连离婚手续都不用办,人直接就走了。“娃娃们很可怜。”王刚明说。 小福满走红后,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针对贫困山区儿童的“暖冬行动”,统一接受社会捐赠。据中新网报道,1月10日,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到达转山包小学,送去了首批募集的10万元捐款及过冬物资。包括王福满在内,每个转山包小学的学生获得了500元补助。 王刚奎个人也陆续收到好心人的捐助。大家有的送来现金,有的通过微信转账,至今已有七八千元。此外还有衣服、鞋子、书包等物品。 1月10日,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还为王刚奎提供了一份新工作,日薪200元,做的还是在工地上扎钢筋的活。王刚奎说,这样三两天就能回一次家,也许还能带姐弟俩到昭通城里读好一些的学校。 除了上述短期救助,当地还有长期的扶贫计划。据新街镇副镇长李峰介绍,从2018年起,转山包村的扶贫重点是异地搬迁。对于生活贫困难以改变现状,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而且有搬迁意愿的村民,政府计划在新街镇或鲁甸县建安置房来实现异地搬迁。小福满的奶奶、二叔,已被列入异地搬迁名单。 新京报记者 高敏 云南昭通报道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