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刷墙哥”苦学浙大网课 建筑专业书散落一床
时间:2018-01-18 08:48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原标题:“刷墙哥”拿着手机听老师讲课建筑专业的书散落一床 “说出来我都怕你笑话,我在浙江大学,报了一个三年的远程课程,五个学期,在网上学了以后,还要去考试的。”说这话的,是29岁的来自安徽淮北的小伙,叫田刘宾。 昨天,有个1分半钟的小视频在网上流传,截至发稿,光是人民日报新媒体播出的该视频已经被浏览近50万。 视频的主人公,就是田刘宾。他的工地在上海浦东新区,“这里要建一所新学校,我们是负责刷围墙涂料。”昨天,田刘宾对钱报记者说。所以,视频里把他称为“刷墙哥”。 画面里,有他在狭小拥挤的出租屋,拿着手机学习浙大网络课程的镜头,视频的最后,他说:“我也不想一直打工啊,最起码能像你们一样,穿得干干净净的。” 简单的语言,质朴的希望,打动了很多人。 一万多学费,三年课程 他报了浙大远程教育建筑工程专业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力?”田刘宾的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浙大的老师正在讲课。 他躲在棉被里埋着头听,他的同屋室友则躺在一旁。田刘宾说,他们是三个人合租的。 田刘宾学的是浙大远程教育建筑工程专业,所以,相关的专业教材,比如《基础会计》、《工程力学》、《建筑企业管理》、《建筑材料》等都散落着,放在被子上,以便随时翻看。 “我都是下班以后,抽出时间去学一下。”田刘宾说,随即,他又小小地感慨了下,“去年这一年,忙进忙出也就赚五六万块钱。而2018年到现在,下了6天雨,下雨不能打工啊。哎,又浪费了一天,一分钱也没挣着。”说起下雨天,田刘宾显得无奈,一个字、一个字拖长了说。 视频里,他戴着安全帽,穿着灰蓝色棉衣,上面全是白色油漆的污渍。 2017年11月7日早晨6点12分,田刘宾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一天从这里开始。”配图是一张工地的照片。照片里,天还没亮,除了周围在建的高楼,只有两个戴着安全帽的模糊身影。 早上六点半开始工地的工作,晚上五点半到家。只要开工,这是田刘宾一天的作息。 他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学习中心2017年春季建筑工程管理专科班学生,三年课程,5个学期,如今已经过了2个学期。 2017年3月,田刘宾当时待在杭州。没有接到工地上的活,每天只能待在出租屋里上网,在网上看到浙大相关招生信息,就跑去浙大紫金港校区咨询。“我一直在工地上干活,相关老师推荐我报建筑工程这个专业,说专业对口。” 听说学费是一万多,纠结了下,但田刘宾还是咬咬牙报名了。然后就是参加学院组织的入学测试,测试成绩合格才可以录取。等待了一个月以后,2017年4月,田刘宾被录取了。 “本来我以为建筑专业不怎么难,但学到现在,发现有些知识没学透。图纸计算和设计都很难,超出了我的学习范围。”田刘宾说。 2017年10月,田刘宾来到上海。“我都要准备来杭州参加考试了,结果没来得及复习,作业也没做完,最后还是放弃了考试。” “网络课的老师都是浙大的,都是比较好的老师。学校也考虑到我们可能有不懂的地方,所以,都配了研究生助教,有问题可以在网络上提出,QQ答疑,班主任进行指导。”这让田刘宾觉得很好很方便。 开挖掘机、养鸭子、当车工…… 他发现自己最想读书 田刘宾从小在安徽淮北长大。“不调皮,就是老实。”这是他对自己的描述。 聊起学历,田刘宾显得惆怅——初中毕业,高中学了一年就辍学。“哎呀,那个时候辍学,整天想着怎么才能多挣点钱,找一个好点的能挣钱的工作。我做过的工作可多了。” 辍学以后,看到电视上挖掘机的广告很火,田刘宾就学了三个月的挖掘机。课程结束以后没找到相关的工作,也就没有再碰过了。 田刘宾也想过“经商”,他花了100多块钱买了60只小鸭子。喂了两个月以后,田刘宾要离开安徽,就把它们卖了。 2006年,田刘宾离开生活了17年的家乡,第一次出来打工。他去了嘉兴平湖一家服装厂,干起了车工(用缝纫机拼接布料),“服装厂800块钱一个月,我干了一年。” 服装厂的工作也没有束缚田刘宾的脚步,他又去水产市场卖鱼,去学校食堂做帮工,接下包工头叔叔的班干了4年,结果“欠了一屁股债”。“那时候觉得反正这么年轻,什么事情都要干一下,总会碰到合适自己的。” 田刘宾说自己“一直为赚钱奔波”。 2017年初,一个老乡找他干刷涂料的活,田刘宾同意了,一干就是一年。“一天工钱200多块,一年200份工,估计5万块钱收入。” 回想起第一学期的缺考,田刘宾觉得,一方面是时间上来不及复习,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担心去几天嘛,又耽误不少赚钱的时间。” 对于自己边工作边上学的事,田刘宾的妹妹一开始并不支持。“她觉得我这人懒呗,三分钟热度,想到一件事马上做了,做了以后过了几天又没兴趣了,我就是冲动。” 但浙大的网课,田刘宾觉得自己应该坚持下去。“最起码做个本科生,以后要是不干刷涂料这个活,也能找个好点的工作。就算不工作,也会自己创业。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一点?” 很想开车带着妻子去看海 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更好一点的生活,在田刘宾看来,就是能开着自己的车,载着妻子去看海。 “她最大的愿望,是去看海,”田刘宾和妻子是在老家通过介绍认识的,他大方地告诉记者,他很爱妻子,也想带着她走遍全国,但是,他说,“只是想想”。 “虽然上海离海很近,但是因为自己没有车,就会在路上耽搁太多时间,还会很累。”因此,田刘宾的目标是一年能赚十万,“等我拿了驾照,会先买辆车带她去看海。” 田刘宾的妻子今年27岁,在杭州的一家科技园工作。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七岁,小的四岁,都在老家。“我最难过的是,出来打工,两个孩子都不理我,打电话不接,两手把耳朵捂着。” “所以,我老婆也支持我去读浙大这个网络课程的,可以提升自我,找个好工作。”他相信自己能坚持,至于之前没有参加的考试,他会想办法去补考,“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