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花男孩”圆梦北京 老师:担心难回归曾经平静(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冰花男孩”圆梦北京 老师:担心难回归曾经平静(2)

  “刚知道时也有些担心,因为北京的饮食、气候和云南都不一样,但很快就了解到孩子是跟着爸爸一起去的,并且小孩的爸爸是常年在外的人,他能把孩子照顾好,所以担心程度降低了很多”。付恒表示,对于孩子来说,能见见世面是好事情。

  “福满回来以后,是否会安排他和其他同学交流北京生活?”对于这个问题,付恒称,要看孩子是否愿意。如果这段时间他不是网红,那一定会安排,但因为孩子身份这段时间特殊,所以首先考虑孩子个人想法。

  付恒说,一个人生活的突变会改变性格的,他担心福满的生活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平静、担心他因此改变曾经坚韧、独立、自立的品质。“脱贫一定要靠自己,那照片里流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孩子身上坚韧的品质,而现在我怕大量的物质帮助会滋生孩子的惰性甚至是贪婪。我时常告诉高年级的孩子们某种程度上要感谢贫困和这个时代,因为贫困给了我们奋斗的动力,这个时代给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机会”。

  付恒告诉记者,该校共有140余名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距离学校都比较远,福满的回家路并不是最远的,而最远的一名学生从家到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

  对于上学比较远的学生,学校准备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在校住宿,由老师义务管理,学校新建的校舍已完工,下学期(春节后)开学可投入使用,具体要听从上级部门安排。

  鲁甸教育局长

  鲁甸还有几千名 “冰花男孩”

  自从“冰花男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后,人们也将目光再次聚焦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获悉,当地政府和公益机构开展“青春暖冬行动”,积极关怀当地和“冰花男孩”相同境况的孩子们,截至15日,当地所收到的捐助款项已达30万元。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鲁甸县教育局局长陈富荣称,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小学,属于鲁甸县边远贫困学校之一,这样的学校有36所。除此之外,转山包小学也是冰凌区学校之一,是全县海拔最高、最贫困的学校。

  所谓冰凌区,就是海拔2000米以上,冬季处于冰凌、雾凇状态的地区。这样的冰凌区学校,鲁甸全县有45所。如果按照每所学校100人计算,鲁甸还有几千名这样的“冰花男孩”。
陈富荣表示,虽然每年鲁甸县财政收入的12%会投入到教育上,但是财政收入总量小,学校分散,又都在山上,还是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我是鲁甸本县人,‘冰花男孩‘的照片流传时,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当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上学之路,冬天很冷,寒冬季节走一个小时山路上学,穿得又薄,那种经历我很熟悉,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鲁甸为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6.5级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共同展开,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10亿元,全县还有3个贫困乡镇、488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摘帽。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获悉,目前,鲁甸已对海拔2000米以上的学校,每个教室安装了2个取暖器;对海拔2600米以上区域的学校,按照每个学生1顶帽子、1件棉衣、1双手套、1双鞋子的标准给予保障。对全县90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尽力给“冰花男孩”们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责任编辑:柳龙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