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自写服药提醒便签:妈妈是医生加班多(图)(2)
时间:2018-01-25 17:49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沈和萍原本的工作已经从周一到周五被排得满满当当,她的孩子还在哺乳期,但是她依然选择了主动报名加班。“我把每天一小时的哺乳假都腾出来,就可以多加班一天。”最忙的一次,沈和萍连着上了13天的班,她说:“作为一名党员,遇到困难时就应该最先挺出来,行动胜于口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章伟芳介绍道,来自各岗位的近260位党员群众响应号召参与加班。经门诊部联合党支部统筹安排,每晚抽调6名高年资党员医生参加夜间门诊。同时,医院先后增设多个药房、检验、放射和收费窗口。 像沈和萍这样的上完夜班直接来上白班的“猫头鹰”医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还有很多。值前夜班的医生要把前半夜挂的号子看完了才能下班,这就导致很多前夜班的内科医生从傍晚5点开始看病,看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收工。后半夜两个普内科医生看不完的号子,值白班的医生一边帮着扫尾,一边还需要给白天的患者看病。 目前,党员医务工作者们正支援医院各线,开足全部“马力”应对不断产生的就诊高峰。 医生打石膏坐轮椅坚持查房 护士微信步数达3万 “输液室一天里要挂盐水的孩子多不多,不用看每天的数据汇总,只要看一看我们微信运动数据就好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输液室护士长徐建英说,朋友圈里排名最靠前的,往往是当天上班的护士们,“最忙的那几天,基本都在3万步,这些天也是2万步打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的输液室,面积达1900平方米。值班护士从早上8点开始,就像拧紧的发条,根据收药、配盐水、打针、拔针的不同分工忙碌着。靠南面的小朋友盐水快挂完需要赶快处理,刚一忙完,靠东头的小朋友有些不舒服,就又要转身去照顾。 该院输液室责任组长沈晓利介绍,这个团队由40余人组成,其中有两个孕妇、四个哺乳期妈妈、两人手腕韧带受伤,还有好几人声音已经嘶哑……一位护士一般一天加班一个小时,忙碌的时候加班两个多小时。输液岗每天每人完成近300针的输液量,最忙的一天,一位护士换瓶拔针1000袋液体。上班时间,除了吃午饭半个小时,她们都在岗位上忙碌。
这些护士都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但忙起来就都顾不上家了。护士刘艳艳家里有6个月大的宝宝,因为没法喂母乳,所以刘艳艳每天上班都会带一个2公斤左右母乳包,利用中午仅有的半个小时吃饭空档为孩子准备第二天的母乳,然后用冰块包裹起来。 “家里都有孩子,看到这些生病的小朋友,个人的这些困难都能克服,家里的事都是小事。”刘艳艳说。 这样的感动,在医院里还有很多。1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滨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沈珏上完夜班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左脚脚踝受伤。沈珏不敢随意“掉链子”,只休息两天就打着石膏坐着轮椅“健步如飞”出现在病房。“最近正是缺人的关键时刻,我想自己只是行走不便,查房看病人没什么大的问题。”她说。 现在是就诊高峰,医务工作者的付出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前几天,后夜班的时候,有家长还专门为护士们送来外卖,医院后勤行政党支部也为大家送来了夜间点心。 部分内容整合自都市快报微信号《杭州儿科医生值班两天一夜后回家,看到儿子一张纸条泪崩!有一种孩子,叫医生家的娃》(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王雪飞) 文字记者:柯溢能 摄影记者:卢绍庆,部分图片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提供 来源:浙江大学 责任编辑:张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