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近年来“女权运动”演变成单方面情绪宣泄(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新京报:近年来“女权运动”演变成单方面情绪宣泄(2)

  比如,某北欧国家曾经晒出过一张全女性内阁照片,于是被纷纷叫好:性别平等做得真好。但叫好的逻辑好像错了:好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女人成为男人的统治者,而是内阁中的女性可以不需要有那么多顾忌,而且能够很好地胜任工作。

  它甚至反映在时尚领域:无数女人罔顾自己的先天条件,迷上了大红唇配冷峻线条的“女王范儿”,与之相配的,一定是对所有一切都不屑一顾的眼神。

  在性别平等思想发展迅速的今天,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传统社会里认为的很多“天生如此”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并非先天所有,而更多是后天习得。但如果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同意“男人必须无条件让着我,因为我是女人”或者“我肯定是无辜的受害者,因为我是女人”或者“我天生比男人更好,因为我是女人”。因为所有这类表述的论据依然只有虚无缥缈的“天生”二字。

  而且,千万不要认为成为这样的“女王”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因为它明褒实贬,把女人说成一种无论是智力还是教养上,似乎都先天无法与男人相提并论的物种。

  如果我们所说的女性主义不是“女人——在男人之上”,而是“人:男人和女人”,如果我们反对“性别优势”成为某一类人最大的论点,而追求“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状态,那么也许相较于宣言式的表述,我们更需要考量的是:哪些差异是先天决定的,哪些差异是历史发展造成的,哪些不平等是社会结构决定的。我们甚至需要考量:出于人的局限性,哪些现有的范式是只能阶段性调整的。无论如何,它不应该是夹枪带棒、不可一世的自嗨。

  所以,在今年的妇女节,我更关心的,不是谈论女性权利的某种“口号”,而是有多少女性勇于成为自由人。

  □周睿睿(德国汉堡大学社会与经济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义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