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苗情好于常年(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苗情好于常年(2)

加快产能恢复,保障农资供应。“公司磷酸一铵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如果不及时复工复产,会影响下游复合肥生产。”湖北祥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华文介绍,企业与上游沟通,确保原料供应;员工分批入场,严格做好防控;陆水海联运,优先保障紧急区域,目前企业产能达到85%。

当前,全国农资重点企业复工率达到88%,农资供应能达到常年水平。“接下来,要抓好精准调度,摸清农资所缺种类、数量,对有缺口的地区,加强调剂力度。”谢焱说。

疫情当前,技术指导到位了吗?

“过去看到地里有草我就打药,这次听专家说整地之前、草快冒出之前再打药效果好,还省药,我打算试试。”黑龙江富锦市长安镇大安村种植户申云强,是位水稻种植“老把式”,最近他整天抱着手机看专家直播,“专家不仅讲技术还给推荐优质品种,真解渴!”

电话咨询、微信办班、电视、网络直播……今年春耕,“不见面”的技术指导正在帮助越来越多农户。在“中国农技推广”平台上,38万多名农技推广人员、6000多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在线,解答技术难题、提供远程问诊。

社会化服务有保障吗?

“从选种、施肥、撒药到收割、销售,我们提供全程托管套餐,农民当上‘甩手掌柜’。规模化作业,每亩小麦成本减少200多元。”山东阳信县开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凤霞介绍。选种优质小麦品种,办理农资运输证,无人机飞防,目前合作社已经托管小麦面积2万多亩。

春耕时节,“田保姆”活跃在各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农民种地省力又省心。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达36.9万个,今年生产托管服务将完成作业面积15亿亩次。

种粮有赚头吗?

政策托底,优质优价,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让农民种粮有赚头。当前种粮收入如何?农民种地积极性高吗?

重农抓粮稳政策,种粮农民有底气。

“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是每100斤121元,比去年增加了1元,我们一下子就能增收1.6万元。”俞聪算了笔细账,当地还对集中育秧抛秧秧田每亩补贴1000元、机插秧秧田每亩补贴2500元;对30亩以上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且稻草粉碎还田的,按早稻面积每亩补贴40元。“这‘定心丸’一吃,咱种地更有劲头。”

一系列惠农政策稳住农民种粮收益。今年国家加大对早稻生产的支持力度,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一分钱,这是此前连续3年调低之后首度提高。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统筹整合农业项目资金36.7亿元,支持主产区恢复双季稻;整合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资金,重点支持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关键环节及代育代插、代耕代种等托管服务。

不仅仅政策稳,优质优价机制也加快形成,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绿色种植,土地增“金”。

“清水养殖,虾鳅吃虫,不用肥药,一块田能收两茬有机虾鳅、一茬生态米,每亩收入1万多元。”福建浦城县管厝乡登俊村种粮大户张年江说,“绿色种养让土地增‘金’。”

“先给土地‘体检’,缺什么补什么,精准配给营养餐,测土配方施肥让每亩地少用化肥10多斤,粮食增产30斤。”江西万年县汪家村种粮大户夏其概的100多亩地,增产不再靠大肥大水。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确保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确保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抬头看市场,低头搞生产。

“消费者爱吃啥,我们就种啥。合作社根据线上线下销售额制定种植计划,今年2万亩水稻全部种上优质米。”杨晓萍说,17家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智能水稻浸种催芽车间、旋转育秧车间、智能育秧大棚这些新技术设施全都置办齐了,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发展优质水稻。

订单在手,农民不愁。潘文博介绍,今年春耕,各地积极发展订单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优结构,发展强筋弱筋小麦、优质稻、高蛋白大豆,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眼下,春天的气息在田野间荡漾开来,越来越浓的绿色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朱 隽 王 浩 王云娜 方 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