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某明案女方律师发声 高管性侵养女具体详情内幕爆出令人骇然(3)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鲍某明案女方律师发声 高管性侵养女具体详情内幕爆出令人骇然(3)

而且性教育的缺失,会让很多孩子和年轻人,只能通过参差不齐的渠道获取两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可能是错误的,比如最常见的:体外射精不会怀孕;宫颈糜烂是私生活混乱导致......

这些错误的知识和观念,不仅让人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甚至会带来羞辱和挫败感。

性教育不只是「生理课」

近些年,层出不穷的性侵事件,让「性教育」这个词反复出现在公共领域。但很多人对于性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避孕、预防性病或者男女的生理差异。

这是远远不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全面性教育」,涵盖的内容其实非常广泛:关系,价值观、权利和文化,社会性别,暴力和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与性行为,性与生殖健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建议:

从5岁开始,儿童就需要获得适合其年龄和发展水平的专门的性教育。

对涉及87000多名年轻人的64项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以学校为基础的全面性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们的避孕意识、减少高风险性行为的意识,也降低了低龄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率。

从生理到文化,从观念到社会规范,都是「性」的一部分。只有让孩子掌握正确、全面的性知识、性观念,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能推动实现性别平等。这对于预防性犯罪和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生理知识」只是「性教育」中的一部分。但就是这最基础的一部分,国内很多孩子甚至一些成年人,至今都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护」更无从谈起。

 

从学校到家长

都忽视了「性教育」的重要

中国其实有性教育相关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三条写到:

「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然而现状是:大多数人的性教育,都是偷偷「自学」,甚至从没学过。

大部分学校里,没有专门负责性教育的老师,很多是由各科老师兼任,而即使是在性教育的课堂上,「避而不谈」也是常态。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没有课时」是中国性教育共同面对的问题:

「2008年发布的健康指导纲要中同时提到,学校可灵活安排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如遇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学校可以安排健康教育课,这种灵活性使得性教育的实施难以监管,无形中给了学校不必硬性推行性教育课程的自由,从2008年起,两周一课时的性教育课程逐渐淡出中小学课堂。」

更讽刺的是:性教育受到的阻力,可能来自父母。

「女童保护」对全国31个省份的9151位家长调查问卷显示,68.63%的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防性侵教育。

但比起「没有」性教育,更可怕的是「阻止」性教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