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嗓子嘶哑,就通过打字的方式给学生上课;双脚受伤,跪着也要坚持给学生授课...为这些兢兢业业的老师点赞! 嗓子嘶哑也要给学生上课 这一次的课堂静悄悄 这一天,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保险法”专业选修课的课堂格外安静, 90分钟里听不到老师的声音。 取而代之的是飞快的键盘敲击声 ——授课老师严城突然嗓子嘶哑无法发声, 为不影响学生上课, 通过电脑打字投影到屏幕上与学生交流。 视频截图 “10月25日下午起感觉嗓子不适,勉强上完课,晚上就不能发声了,但这时通知第二天上午的选修课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我晚上临时改了课件,第二天上午用打字的方式授课。”11月2日,浙江财经大学民商法系副主任严城告诉澎湃新闻。 严城2015年从德国留学归国, 受聘于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 从事民商法教学。 10月26日上午是他教“保险法”的时间, 课堂上有80多名学生。 课前,他在投影屏幕先打字告知 “我嗓子不适不能说话, 通过打字形式授课”。 随后,将投影屏幕分上下两部分显示, 上面是他的PPT, 下面输入文字讲课。 “课后有学生告诉我, 整堂课有50多分钟在打字, 还好我打字速度快。” 严城说, 上完这节课, 他请了几天假, 1日已康复。 “严老师备课特别认真, 经常会将新近发生的热点案例引入教学, 课堂常常爆满, 不但本校学生喜欢, 其他大学的相关专业学生也来‘蹭课’。” 法学院党委书记朱丹告诉澎湃新闻。 选择了做教师, 就是选择了责任和担当。 还有下面这些兢兢业业的老师, 甚至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 双脚意外受伤 用跪着的方式坚持给学生上课 江西上饶一老师双脚意外受伤 诊断后为双侧根骨骨裂 医生建议至少静养2个月 然而,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 不给学校、同事增添麻烦 他第二天便拄拐坚持上课 由于双脚不能站立 只好跪在椅子上 1个星期跪着上16节课 只有一个学生,也要教到底 坚守18年 设了14个闹铃 这是一所孤单的学校—— 吉林省公主岭市三门李村小学 开学仪式上, 高高的旗杆下孤零零地站着三个人: 41岁的班主任陈洪艳、 41岁的体育老师刘海涛 和唯一的学生、12岁的王浩。 虽然只有一个学生, 小学每天早自习和七节课, 语文、数学、英语都没有落下过。 开学了, 陈老师又重新设置了14个手机闹钟 ——那是王浩每节课的 上课铃和下课铃。 “一个学生也不能糊弄啊, 一样要认真教, 要不良心过不去。” 陈老师说, 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在这所学校已坚守了18年。 “学生还在, 我走了就没人管王浩了, 我肯定不能走。” 陈老师出身农村, 深知农村教育的不易, 更不愿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坚持每节课都手写板书 31年只讲课不评职称 24岁那年被评为讲师时, “他还是湖南师大最年轻的讲师” 龚德才开玩笑说: “我要创个纪录, 成为一个从最年轻到最年长的讲师。” 不料,一时戏言如今却成为现实。 龚德才说, 他没有评职称, 并不是评不上或者学院不给评, 而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参评过。 从读书期间公认的“第一才子”, 到55岁仍只是讲师, 旁人看来有些令人唏嘘的人生轨迹, 对龚德才来说 只是追求本心的自然结果而已。 他不参与评职称, 但不否定高校教师投身学术研究, 只是学术之外, 他还想提醒同仁: 不要做提包就走的老师。 学生点赞: “大学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幸甚至哉。” “除了龚老师,后来再也没有遇见过能不用ppt就讲古文的老师了。” “龚老师让我看到了一位良师该有的样子:腹有诗书,心存风骨。为人师,春风化雨;为君子,不争炎凉。”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四学生李凯(化名)介绍,他大二的时候上过龚德才老师的两门课:《中国新闻史》、《中外名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