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电竞课的,男生女生都有 iG夺冠的消息已开始影响杭州电竞小镇,圈内人究竟如何看待这个争议下的行业乌镇峰会上,霍启刚说,比赛事更重要的是架起沟通桥梁,让年轻人找到自我认同和未来出路 新华社 资料图片 自从2016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的增补专业之一后,全国有不少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有的甚至直接开设电竞专业,当时就有声音质疑“打游戏还能获得文凭?!” 关于电竞,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有说法称“中国太多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体育运动的熏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都还没尝过体育运动锻炼和成就的快感,就立马被电竞给俘虏了。”这也是许多家长的共忧。 在浙江,有一位学计算机的大学老师早在2011年就开设了电竞公选课,至今已有1000多名学生选修过该课程。 今年6月份,浙江首个电竞学院宣布挂牌成立。在杭州,还有一个电竞小镇。 学电竞到底有没有前途?围绕电竞的产业又做得如何?钱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探访电竞小镇:人气在旺起来 杭州电竞数娱小镇位于下城区武林新城石桥街道,这个去年正式启动建设的小镇规划总面积3.1平方公里。截至9月底,小镇累计引进电竞数娱上下游企业120多家,其中72%和电竞行业相关。 8日上午,钱江晚报记者来到了这个电竞数娱小镇,小镇里进出的都是年轻面孔,人并不是很多,略显冷清,写字楼里,有些公司的牌子已经挂出来。 iG夺冠的消息已影响这里。小镇办事大厅里,一位年轻女孩得知记者来采访,立刻说,“是因为那个iG夺冠吗?” “其实从今年开始我们就能感到全社会对电竞产业的关注在增加。” 杭州电竞数娱小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两个迹象可以说明这一点,一是主动到管委会来问询,有意入驻这里的企业增多;二是很多部门、机构主动提出来想和小镇进行一些资源上的对接,“以前都是我们主动去的。” ●咬牙坚持到现在,算是看到了曙光 陈彦林是杭州中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作为圈内人,他说iG赢得冠军是绝对利好。 “使这个行业获得政策上的认可,推动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前都觉得是玩物丧志,现在能认可是种体育竞技。” 1981年出生的陈彦林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现在这家公司。他形容早几年的电竞行业是野蛮生长,“没有规则,没有保障,很多人都是凭着兴趣在做这件事。如果说以前看好这行,纯粹是因为个人喜好,而现在,则是看好整个行业的产业链。” “我们公司2013年前后是最艰难的时候,因为社会对电竞有偏见,日子不好过。” 陈彦林说,那个阶段有很多人退出这个行业,“少部分人咬牙坚持到现在,算是看到了曙光。” 去年9月份,陈彦林将公司从城西搬至小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的产业配套政策好。从两年前开始,陈彦林感觉到身边做电竞的人渐渐多起来,这样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陈彦林非常看好电竞产业,“肯定会超过以往任何的传统体育项目。” ●靠电竞赚到钱,家里也理解了 杭州电竞数娱小镇在成立之初,就做了一件在电竞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事,那就是促成LGD俱乐部及其LPL(英雄联盟)赛事落户小镇。目前,可容纳800人的LGD联盟电竞馆已投入试运营。 LGD俱乐部在电竞数娱小镇的办公室还未挂牌,这里主要是选手们进行训练的场地,两间办公室里摆满了电脑。 20岁的陆瑞(化名)捧着一碗粥,边吃早饭边打开电脑。他3年前作为职业选手踏入电竞这一行。 “我以前就是网瘾少年嘛,高中没读完就出来了。”陆瑞有些自嘲地说,“一开始家里肯定不支持,后来能赚到钱了,他们也就不说了。” 陆瑞形容自己的生活是,吃饭睡觉打游戏,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目前为止,大大小小的比赛打了上百场。 说起打电竞和一般玩网络游戏的区别,陆瑞直呼:差别大了。“一般人是娱乐,我们是职业。我们平时训练,输了就要不断复盘,不断练习,不是外界看的每天打游戏那么简单。” 学校里的电竞课:电竞不等于网游 “其实我最初的设想,就是自己感兴趣,又‘投学生所好’吧,我是学计算机的,对电竞有所了解,那就开一门课让学生能够放松下,也能学点东西拿个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