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社会热点 >

套路!“双十一”商家猫腻正瞄准你的购物车

时间:2018-11-10 10:52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二十几个小时,双十一就将正式拉开帷幕了。今年是双十一走过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我国电子商务走过的第二十个年头。不知道您是不是和小编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二十几个小时,“双十一”就将正式拉开帷幕了。今年是“双十一”走过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我国电子商务走过的第二十个年头。不知道您是不是和小编一样,早已摩拳擦掌将自己心仪的商品加入到了购物车中,或者已经提前交付定金、就等着零点付尾款了呢?

  一提到“双十一”,大家都觉得是一年中难得的扫货机会,商家纷纷打折促销。不过,在商家们使尽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可能让你陷入“买的不如卖的精”的陷阱?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是真实惠还是真套路?

  套路一:“欲抑先扬”,折扣之前先涨价

  先涨价再打折、优惠手段复杂、黄牛横行。经过记者的梳理,消费者反映的双十一坑人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这第一个就是“折扣之前先涨价”。

  有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去年的时候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花了200多块钱,当时是说双十一打折,但是后来发现这件衣服平时也就卖200多块钱,在双十一的时候提到了300然后再给你打个折,实际上并没有便宜。

  尽管今年以来,从618年中大促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明确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不得先涨价再打折,不得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但似乎这样的行为还是在行业内成为了潜规则。

  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先涨价再打折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所谓的原价,按照法律的规定,应该指的是促销之前7日内最低价。否则的话是先涨价,然后再打折,那这属于一种典型的价格欺诈的行为。”

  套路二:一通操作猛如虎 一看折扣两块五

  继先涨后折这个大坑之后,第二个大坑也出现了,那就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满减券和特价专场活动。

  其实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关于优惠手段太过复杂的情况就已经被消费者吐槽。为了吸取去年的教训,以天猫为例,今年天猫发放的购物津贴统一采用“每满400元立减50元”的规则,可以跨店、跨品类使用,还能与红包、商家优惠券、品类优惠券等平行叠加。

天猫“双十一”页面截图

天猫“双十一”页面截图

  不过即便如此,消费者李小姐还是觉得双十一购物是个十分烧脑的过程,堪比做奥数题:“一晚上感觉双11当天一直都在做数学题,希望这个折扣能够是真正的折扣,能够真的比平常的一些,比如说618呀,什么其他的电商节真的要再划算一些。”

  然而,从法律层面上看,商家推出的复杂优惠手段本身并不违法,属于普通正常的促销方案。

  赵占领告诉中国之声:“关键一点就是,只要他不要存在一种价格欺诈的行为,比如他把原价临时拉高,现在我又提供满减的方案,导致最后的折扣价格看似很低,但实际比以前还高,那如果不存在类似的价格违法行为的话,如果只是普通的、正常的促销方案,哪怕规则设置的比较复杂,但是这本身并不违法,还是属于商业经营的范围。”

  ?

  套路三:提前预售,定金“均不退还”

  此外,这第三个大坑则围绕预售展开。近几年,各大电商在大促来临之际都会将狂欢的时间提前,开启预售、提前支付定金。

  不过,如果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忽略电商平台普遍存在定金不退等预售协议。以天猫定金规则为例:支付定金后,因买家自身原因导致未如期支付尾款,或买家申请退款且根据《天猫规则》、《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等相关规则判定非卖家责任的,定金均不退还。

  网友质疑这是否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后悔权”,有消费者向中国之声表示:“比如说当时消费者想买这个产品,但是后来不想买了,就应该(把定金)退还给消费者。”

  但南京市玄武区消协秘书长孙育浩表示,定金其实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合同契约。消费者要慎重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