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社会热点 >

博士生投诉莫名被办多张信用卡,行长:个人告银行有多少胜算

时间:2018-12-02 21:21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央广新闻微信公号12月2日消息,12月1日,国内某高校在读博士赵先生向记者反映,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中国银行湖南长沙金满地支行为其名下办理了25个信用卡账户、18张信用卡。在

  “央广新闻”微信公号12月2日消息,12月1日,国内某高校在读博士赵先生向记者反映,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中国银行湖南长沙金满地支行为其名下办理了25个信用卡账户、18张信用卡。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多次与发卡银行、监管部门沟通。然而至今,相关事宜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涉事的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的负责人在一次沟通协商中还提醒赵先生说:“以你个人的身份和我们银行打官司,能有多少胜算呢?”

  赵先生2017年夏天从湖南长沙某高校硕士毕业,目前在国内某高校读博士。他说,硕士毕业前几个月,他突然接到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的催收电话——

  赵先生: 说我欠了他们的钱、欠了他们的卡的钱,我当时以为是骗子就挂掉了,后来经同学提醒我就去营业厅去查了一下,然后发现我的名下有18张信用卡,并且有七张已经逾期。

  在校学生的身份,加上长期的消费习惯,赵先生说,印象中自己从来没有主动办成过信用卡,更不用说在同一家银行办理这么多张了。经过进一步查询,赵先生确认,这些信用卡基本上都不是自己办理的——

  赵先生: 我就把我(名下)所有卡号还有征信都打印了出来,然后发现所有的卡都不是我办的,包括征信记录上留的信息也不是我的,当然名字是我的,身份证号是我的,现住地址、电话都不是我自己的。

  随后,赵先生找到发卡的中国银行长沙金满地支行投诉。一些问题得到初步的处理。

  赵先生: 我当时就问了一下,我说工作人员怎么处理?他们说他已经离职了。因为当时在申请博士比较忙,没有想到追责的问题。今年9月份我回到内地,准备买房,买房之前我去打了个征信,打征信的时候我发现还有一张卡没有消。并且我的征信记录还是有其它账户逾期,没有任何的改动。去年,就是我在2017年2月份的时候要求过他们帮我销卡、恢复征信,这件事就算了,但是我的征信没有任何的改变。

  赵先生提供的一份出具于今年10月19号的个人信用报告显示,其名下的25个信用卡账户,其中一个开户日期发生在2011年5月,其余24个账户的开户日期,集中在2013年11月11号到12月11号这一个月之内,7个账户发生过逾期,至今还有一张逾期没有结清。已作销户处理的24个账户,销户日期基本上集中在2017年3月和4月,也就是赵先生向该行反映了这一问题之后。

  投诉一年半之后,销户、恢复征信记录这一最基本的合法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这让赵先生非常愤怒。经过向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投诉后,征信问题得到了迅速处理。但因为这事儿影响到自己的信用记录,进而推后了赵先生的买房计划。因而,赵先生认为,银行方面不仅应当对当初办理此事的经手员工进行处理,而且应该赔偿自己的损失。但银行方面并没有积极作为。随后,赵先生将自己的经历发到网络上,一位自称是金满地支行行长姜枫的人电话联系赵先生,请求删帖。

  赵先生提供的一份发生于今年10月26号下午三点三十八分的通话录音中,这位自称是涉事银行行长的人士,有这样的说法:因为人员变动也很大,您发生的第一张卡开卡的时间是2011年,您最后16张卡的开卡时间是2013年。这个时间就过了五年,我们要找五年前的数据,可能这个时间上是有点慢。

  当赵先生提及自己的损失时,这位行长又以所谓朋友的身份,建议赵先生,第一,咨询律师后再提出赔偿方案。第二,需要认真考虑,以赵先生的个人身份,与中国银行打官司,有几分胜算:

  自称行长姜枫: 您觉得以您个人的这个力量跟中国银行来打这个官司,您胜算的几率有多少?

  赵先生: 啊,这句话我录音了。

  自称行长姜枫: 啊,我说了,我现在不是以中国银行……

  赵先生: 那您既然不作为中国银行行长的话,就不用打我电话了呀。店大欺客,对吧?

  自称行长姜枫: 那您录音没关系了。您考虑一下这些我开始讲的这些事情,然后您把您的需求再给我们提。

  赵先生说,自此之后,中国银行金满地支行就拒绝再与其沟通相关事宜。

  赵先生: 我觉得虽然恢复征信了,但是我有知情权,我要查出我所有办卡的记录、激活记录和消费记录,因为我知道没有本人去网点激活的话,这卡是没有作用的,也就说不可能欠费的。

  除此之外,赵先生认为,自己在事发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因为这场无妄之灾所造成的合法损失,银行方面应该有个说法。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