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社会热点 >

网络售票“限流量” 故宫里“过大年”为何一票难求?

时间:2019-02-09 10:44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视频:春节期间故宫一票难求:早八点午门前已成人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贺岁迎祥令人眼馋 网络售票限流量 故宫里过大年 为何一票难求? 文艺报春知 从1月6日开始的贺岁迎祥紫禁城

  视频:春节期间故宫“一票难求”:早八点午门前已成“人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贺岁迎祥”令人眼馋 网络售票“限流量”

  故宫里“过大年” 为何一票难求?

  文艺报春知

  从1月6日开始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在春节期间异常火爆,故宫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本来是旅游淡季,等待入故宫参观的观众却排起了长队,就连珍宝馆、钟表馆的队伍也都从入口处排到了广场上。淡季不淡,今年故宫为什么这么火?

  多年努力

  对观众流量精细化管理

  如此火爆的冬季游客潮,和以前的冬天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探究根本,是故宫博物院探索的观众流量管理起了作用。

  2012年起,为平衡淡季和旺季、假日和平日观众参观人数之间的巨大差距,故宫博物院就多次征求社会意见。

  经过充分准备和试验, 2015年6月13日起,故宫博物院正式实施每天8万人次限流措施。至此,每天超过10万人次、甚至达到18万人次的观众参观极端高峰不复存在,观众流被有序疏散到了其他的日子,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就都比较从容了。

  对观众流量的有效调控和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网络售票上。2011年至2014年,故宫博物院网络预售门票比例仅为2%左右,随着观众数量的不断增长,现场售票压力极大。随着故宫博物院不断升级改造售票系统,研发多元购票方式,通过特定时段优惠门票、年票等手段培养观众网络购票习惯,逐步实现线上购票比例的不断提升。2015年,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17%;2016年,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41%。在此基础上,2017年“十一”长假期间,故宫博物院首次实现全网售票,网络预售门票比例达到100%,正式迈入“博物馆全网售票”时代。

  这样在“限流”和“网络售票”两大利器的作用下,故宫可以应对数天八万人次的“大考”,想看的人虽然要承受无票之苦,却保证了参观者的观展体验,值得称道。

  今年亮眼

  推“紫禁城里过大年”展

  今年故宫首次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也成为市民及游客趋之若鹜的直接原因。

  市民胡女士大年初一为了看展特意去了一次。“前几天我逛国贸,看到故宫的‘宫里过年’展区,感觉挺有意思,现在故宫在推广上真的很有想法,我好些年没去故宫了,就带儿子去了故宫。”

  胡女士的话确实很有代表性。近年来,随着故宫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对网络营销的重视,古老的故宫焕发了新的生机,令人不由得产生去瞧瞧新鲜的想法。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文物展览位于午门正殿和东西雁翅楼展厅,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展品主要精选自故宫博物院珍藏,并得到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实景体验部分包括整个紫禁城开放区域,展览将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宫殿门口悬挂着寓意吉祥的春联、门神,廊庑下装饰着华美的宫灯,总共使用仿制品超过1000件。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故宫首次复原“天灯”和“万寿灯”。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当年从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

  观众变化

  博物馆里过大年成时尚

  据新华社报道,过年期间,全国各地不少博物馆都迎来了一拨人流高峰。河南省博物院初二当天参观人数约8000人次,约为平时周末的两倍,“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展厅吸引了无数参观者;江苏省南京市的六朝博物馆内,老南京的过年“日程表”也让人大开眼界。而作为全国藏宝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博物馆,将近六百岁的故宫今年春节人气飙升,假日7天的门票早早就被预订一空也就不足为奇了。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开展20多天以来,日均参观者超过2万人次。在“祈福迎祥”单元,人们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书写的福字;“敦亲睦族”单元还原了元旦当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游艺行乐”单元则重现了古人过年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例如八旗健儿在冰面表演“花样滑冰”、杂技等。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