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馆长”的盛于恒是典型的“射手座”,性格感性,自称有一些“分离焦虑症”。一身宽松的黑色卫衣、平头、黑框眼镜,圆圆的脸,乍一看有一些严肃,但大多数时却是一脸笑模样。平时在朋友中间,他是最“话痨”,也是“点子”最多的那一个。 从大二起,他便与10个好友一同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专门拍摄影视宣传视频。如今临近毕业,团队里却最终只剩下一半的人。“他们因为各自的规划不同离开了。这是我们的分别第一课。” 拍摄分手照,是源自一次好友聚餐。席间,几个年轻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谈起毕业后的计划。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在众多的不确定中,最让人确定但是无奈的是大学恋爱。毕业季被分离的情绪填满。一位好友分了手,另一位好友因为男友要出国,也即将面临分手。“给稍纵即逝的爱情留下点什么”,成为他们开办“分手照相馆”的初衷。 但寻找拍摄对象并不容易,盛于恒、阿德等五个年轻人最初是在网络上四处发起招募,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拒绝,很少有人会愿意向陌生人展现自己最私密的情感。于是,他们索性从朋友开始。 意外馈赠:关于分开的30多个故事 第一期拍摄的便是他们的一对朋友。两人在今年1月选择和平分手,女孩给男孩发了一条微信,于是两人便同时出现在了“分手照相馆”。 拍摄最初,两人都显得有些局促,阿德让两人的头稍微靠近一点,男生呆呆地愣着,女生却小心翼翼地往男生那一侧方向挪了一挪,手却是紧紧攥着,这个细节被阿德看在了眼里。 事实上,这段恋爱里,女生一直是处于主动的角色。男生直言“两人在一起,是因为她对我有好感”;而两人分开,是因为“她太黏人”。在一次男生与朋友共赴演唱会后,女生提出了分手——从2018年2月14日到分手的那一天,两人在一起还不到一年。 “可能我对他的爱意表达太多,他已经不会重视了。”女孩淡淡地说,分手两个月,男孩早已放下,而她还没有做到完全释怀。盛于恒一直记得在拍摄的最后,女孩说的一句话,“希望你以后能够对另一半好一点,至少不要像对待我这样。”在之后拍摄男孩时,他将这段话转述给了对方,男孩的神情里随即闪现出一丝自责,说:“祝福她能够找到一个成熟的、可以为她做很多事情的人。” 在第一期视频发布后,“分手照相馆”便吸引了170多万名的粉丝,而视频评论区更是涌入了上万条留言,其中有一条留言这么说:“只是可惜那个人不会是他。”事实上,这种遗憾的情绪,在此之后便一直冲刷着“分手照相馆”的留言墙,有人选择安慰女孩;有人在留言里写着自己的感同身受;也有人不说话,只是@了某一个人…… 之后,主动前来拍摄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告别自己暗恋7年的男孩,对着镜头,她唱着“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几句歌词之后,却掩面大哭了起来;有特意从外省赶来的“00后”女孩,她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她更不敢把心事告诉父母,“因为父母是彼此的初恋,他们没办法感同身受。” 也有告别自己故土的坦桑尼亚中国留学生,在聊到自己的家乡时,他饱含热泪地说:“missing my parents has been tough(对父母的思念一直都充盈着我)。”还有女孩告别15年情谊的闺蜜,“我们逐渐长大,却渐行渐远。过去我们躲在被子里可以从白天聊到晚上,现在我们的朋友圈却没有了交集,触摸不到彼此的生活。” 不同“结局”:有人拍照后与前任复合 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回想着自己最伤心的一次告别,有时他们会说上长达两三个小时,有时却又一言不发。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保留”那段回忆。但也有人选择了“删除”,他们默默拍完照,在镜头里留下一个笑容后便选择了离开。 镜头里,这些年轻的脸庞表情不一:有人笑得灿烂,有人表情牵强,有人笑中带泪……盛于恒尝试从那些“保留”下来的故事里,寻找人们分开的理由。“大多数时候,分开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沟通吧,尤其是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与恋人相处时难免会少了一些换位思考,而失望终究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盛于恒说。 而故事的结尾也大不相同:盛于恒透露,每一期的“分手照相馆”拍摄结束后,他们都会与被拍摄者之间继续保持联系,其中有人会选择淡出前任的生活,有人会在拍摄结束后拨通前任的电话;还有一位女孩,在拍摄后不久,播出的视频被前任看到,两人选择了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