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夜路有危险,郭蕊基本上也很少出去。一次郭蕊接到家人电话,说孩子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了。正当郭蕊想收拾下行李,回城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声音:“开夜路危险,孩子没事,我们会照顾的,你在那边好好工作吧。” 一来二去,孩子几乎由家人带。“老师就是这样,没时间管自己的孩子。”郭蕊说。 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以往一放学只能躺在寝室玩手机,现在随着村里建起文化礼堂和广场,郭蕊会和朋友结伴而行去看广场舞表演,和村民唠唠嗑。 “我们还一起举办篝火晚会。”郭蕊说,现在小学老师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大家有共同话题。“我们经常约见面,甚至把乡里周边的风景都看完了。” 在乡村工作,因为树多,最难受的莫过于被各种小虫骚扰。记者在采访途中,就被一只硕大的蚂蚁咬了五口,瞬间钻心的疼,之后就是接连好几天的大包,比被蚊子咬还痒。 郭蕊却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甚至还当成是大自然的馈赠。郭蕊经常拿着画板带着学生,去学校边的山上写生,让孩子用画笔定格自己的家乡。 上美术课的孩子们(周禹龙摄) 今年是郭蕊教书的第五个年头。一想到刚来时,每天天黑就睡觉,天亮就起床,寂寞得想哭的那段日子,郭蕊觉得,要是时光能倒流,她肯定还是这样选择。 “因为我喜欢当老师,无论未来好与坏,这是我坚持下来的理由。 ” 郭蕊说。 其实在衢州,像郭蕊这样的年轻人,不止少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涌向大山深处,薪火相传着青春梦。 王师怡正在教英语课(周禹龙摄) 正如郭蕊的同事,扎根乡村小学6年的王师怡所说,“师德不分城乡,教育不分地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