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以为我在说笑,当我说要拜师父为师。但我是认真的。全村只有我知道师父的功夫运火挟雷,通天达地。我把这话给村里人说了,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我还是执意要拜师父为师。我爹娘只当我是小孩子胡闹,也由着我。 你好猛慢点好痛不要磨 我不要了好痛好累啊 师父说,今日我若收你为徒,你便是我向家拳的门人,今后要恪守门规,不能做有辱门风之事,你可愿意? 我说,徒儿愿意。 师父又说,习武贵在强身健体,行侠仗义,切不能做害人之事,你可明白? 我重重点了点头,徒儿明白。 旁人听了乐道,向三招,叫你一声师父你还端上了,你只会三招,能教人什么? 师父叹了口气,对我道,你也听到了,我只会三招,你还愿意做我的徒弟吗? 我说,我愿意。 但村里人说得没错,我也早就知道,师父只会三招。 当年大侠向南天回家乡祭祖,看见师父和几个孩子在泥地里摔打,一眼便相中了师父。 师祖问,你应是没学过功夫吧?师父点头。 师祖说,我看你摔跤时,下盘稳健,仿佛脚下生根,这是学我向家拳该有的底子。你身形灵活,步法沉稳,双手动若游龙,是个可塑之才。你就做了我徒弟吧。 当时师祖已威名在外,能做他的徒弟本是师父想都不敢想的事,师父的爹娘更是求之不得。 拜师礼上,师祖说,今日我若收你为徒,你便是我向家拳的门人,今后要恪守门规,不能做有辱门风之事,你可愿意? 师父说,徒儿愿意。 师祖又说,习武贵在强身健体,行侠仗义,切不能做害人之事,你可明白? 师父重重点了点头,徒儿明白。 师祖也点点头,思忖片刻道,向家拳最依赖基本功。我先教你扎马步的法子,你须用心练着,不可打马虎眼。 师祖扎一遍,师父跟着学。师祖纠正几次,道,没错了,就是这样,你先练着,为师须去江南些时日,回来再教你别的功夫。 师祖这一去许久未归。有人说向南天是逗这孩子玩的,也有人说向南天在南方被仇人给杀了,还有人说向南天得罪了官府给入了监。师父无动于衷,只练他的马步。 三个月后,师祖回来,见师父练得扎实,很是欣慰。 师祖说,这次我先教你三招,你须看好了。 这招叫“惊雷向天”,师祖打了一遍,师父立马跟打一遍,别无二致。 师祖拍拍师父肩膀道,好,这是第二招“赤火向地”。 师父打了一遍,未得其形,但到第三遍时却已经有模有样了。 师祖点头,再看第三招“火雷风行”。将前两招结合衍生成左右拳,加速出击,看清了吗? 师父摇头,没看清。 师祖又打了两遍。师父说看清了。师父练了好几遍,才掌握了要领。 师祖说,形似了,还少些力度。不过你才十二岁,就学得这样快,比为师当年可强太多。这三招是向家拳的基础,其他种种招式都由此演化而来,你且好生练着,为师要去处理些江湖上的事。 师祖这一走又是三月。村里人这次都只是羡慕了。有人预言,不出五年,师父就会成为江湖上有名的少侠。 然而这次村里人又错了。 师祖回来,检阅师父功夫,很是满意。师祖道,之前是为师疏忽了你,这次为师会停留一段时间,当要好好教你一番。 师父说,我先前教你的三招,其势在力,要想进阶,其行须快。 师祖说着,就地打了一招“无向为向”,拳法雷厉风行,似有影又似无踪。师祖说,先学这招,算作进阶。 师父摇了摇头,启禀师父,徒儿没看清。 师祖又慢慢再打了一遍。 师父着急地说,师父,再慢一点。 师祖道,也罢,我们换一招。 一招“向来萧瑟”打完,师父红着脸问,师父,这招是不是更难? 就这样,师祖教了师父一上午,师父都没能学下一招。 第二天又教,依然一无所得。 第三天依然。 师祖无奈道,你这样再也滴水难进,可如何是好。 师父羞愧低头,思忖一会儿道,师父,徒儿……有这三招就很满足了,徒儿定会好生练习。 师祖看了师父一眼,问,那你不想再精进武艺,习得我向家拳之奥义吗? 师父咬咬嘴唇道,非我不想,只是徒儿愚笨,怕辜负师父厚望。既是如此……不忍师父再费口舌。 师祖又问,那你就不想学好武功,将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师父说,行侠仗义之事,自有侠士去做,徒儿只望自己能守住村子,保卫家乡。 这时,门外一声马鸣。不一会儿,从外面飞进来一个玉树临风的青年,白衣长衫。 那青年拱手道,拜见师兄,师父听闻你的义举,命我兼程赶来给你送句话。 什么……什么话? 师父说,他不后悔收了你这个徒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