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关注焦点 >

民企打赢美国官司 商务部:2017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或更严峻(3)

时间:2017-01-04 19:04来源:宁武新闻 作者:宁武新闻 点击:
“血雨腥风,觉都睡不着。” 一年多以前,应国内企业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铁质机械传动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德恩公司作为

“血雨腥风,觉都睡不着。” 一年多以前,应国内企业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铁质机械传动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德恩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被定为强制应诉企业。“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官司结果,就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谢龙德说。

2016年11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表声明称,该机构6名委员一致认定从中国、加拿大进口的滑轮、飞轮等铁质机械传动部件未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否决了美国商务部10月要求对上述产品征收“双反”关税的决定。美方将据此终止相关程序,不对中国此类产品采取任何措施。

四川省促进会法律部部长张萌表示,川企在全球贸易摩擦中,德恩精工胜诉不是个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指出,随着中国贸易摩擦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中国钢铁产业作为国际贸易摩擦“重灾区”,德恩精工胜诉实属不易。

A·一个企业的跨国官司
协调
企业提前12天做准备
2015年10月28日,美国公司TBWood's Incorporated,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部分铁质机械传动部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美国公司发起“双反”调查的第五天,中国贸促会根据美国公布的海关编码,通过海关查找涉案企业经过筛选,首次将主要的涉案企业组织起来,召开应对协调会议。

德恩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接到电话,谢龙德也是一脸茫然,对于“双反”,完全不知所措。他给青神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打去电话。“政府领导也很不太懂这个,完全呆住了。”

但“双反”征税的后果,大家都很清楚。中国轴承就曾因为“双反”,25年间被频频征税,整个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且按照规定,美国商务部会在涉案的企业中,选择一到两家实力最强的企业,作为强制应诉企业。应诉结果,就是所有应诉企业的结果。”谢龙德说,这个官司,关系到整个行业。

“青神政府立即联系眉山市商务局,通过市商务局协调省商务厅,再到国家商务部。”谢龙德说,“时任常务副县长的徐琳带队,和我们一起进京,找领导和专家想办法。”

谢龙德说,距离美国企业提出申请20天后,美国商务部立案开始调查。而在立案前12天,德恩公司已开始着手做准备工作,请好了律师团队,准备应诉材料,为后面打下基础。

问卷
简直就像审判一样
立案只是“双反”贸易摩擦案件的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不同于中国官司,双方对薄公堂,唇枪舌战。案件从问卷开始。

大洋彼岸,500多份问卷一年时间不期而至,谢龙德一开始也看得莫名其妙。“周一到周六,几乎每天都在问,问题随时都在变,不晓得到底对方想知道什么。”

关于问卷的问题,谢德龙举例称,比如原材料的库存记录,工资支付记录和考勤记录,减免税或税金支付等等,甚至还有企业能耗方面水电气的花费。

从律师那里,谢龙德知道了问卷的厉害。“这就是国际官司审理过程,白字黑字,全部作为裁决依据。”谢德龙发现,问题越来越苛刻,甚至涉及商业机密。他后来才知道,原来美国商务部还会将这些文件,给起诉企业看,起诉企业会根据回答,再重新发问。“简直就像审判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问卷,企业千万不能不闻不问,如果出口商不回复,美国方面将依据申诉方的材料作出裁决,这样企业不但会很被动,而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被征收惩罚性关税)。”谢龙德说,“这只是第一道坎,强制应诉企业除了填写问卷,还有一关要过,就是面对美国商务部来中国企业现场核查问卷填写的内容。”

核查
美国商务部“刀枪不入”
2016年4月11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补贴肯定性初裁,谢龙德所在公司的相应税率被定为33.94%。初裁半个月之后,4月26日和6月21日,就反补贴、反倾销事项,美国商务部,先后派了四个审核员和两个翻译来到德恩。

“现场核查前,美国方面不会告诉企业核查的具体事项,只是列一个大纲,而真正到了现场时,美国方面核查很仔细也非常挑剔,他们多用视频取证,美国商务部和美国起诉方还会远程遥控指导,有时一个问题要来回查几次,使劲儿地找你的毛病。”谢龙德称。

审核员全部住在成都,连早饭都不在青神吃。“开始还想作为主人,准备一点小礼品,后来问了律师,全部否了。”谢龙德说,“他们‘刀枪不入’。”

6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反倾销案肯定性初裁,德恩的税率被定为2.17%。后经终裁,美国商务部作出肯定终裁,裁定中国参与应诉企业反倾销税率为13.64%,反补贴税率为33.26。

“初裁结果出来后,美国进口商订单立即减少,进入观望状态。算下来,我们公司至少损失近1亿元的订单。”谢龙德说,“终裁结果意味着,今后我们的产品,都有可能随时加税,前途堪忧。”谢龙德说,德恩每年产值大概5个亿,在美国销售收入大约1个亿。“美国是我们未来最好的市场,失去这个市场,可能要影响好几十年。”

胜诉
各方参与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方调查德恩的同时,德恩也在2016年6月,提起了行业无损害抗辩。“这个抗辩很重要,如果我们能证明对美国行业没有损害,‘双反’征税就会落空。”

谢龙德说,在中外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首先迫使美起诉方5次缩小涉案产品范围,涉案金额由最初的2.84亿美元缩减至不到2000万美元,彻底打掉立案基础。“我们调查发现,涉案的很多产品,起诉公司并不生产,按照美方法律,是没有起诉资格的。”

是否损害美国同类行业,美国同行是关键。谢龙德说,德恩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不到1%,对市场影响小。产品定价权完全在美方,不存在损害行业。“我们的产品,多是销给美国企业,再由其定价后销售。”谢龙德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多个行业企业发出问卷,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最终,在2016年11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了无损害裁决,中方应对工作取得完胜。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谢龙德认为,回看整个应对美国“双反”贸易摩擦案过程,能够取得成功,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双反’摩擦实质,就是商业竞争,关键是应诉方和起诉方打一场持久仗。”谢龙德说,“在应对过程中,四川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贸促会都帮着我们企业想办法,作辅导。在后期案件最终仲裁的过程当中,美国参议员干预的情况下,中方和美国商务部、贸易委员会从政府的层面做了很多的沟通,从而获得了案件的完胜。”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