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国内要闻 >

绵阳老年大学“留级生”众生相:97岁老人一读30年(2)

时间:2018-09-11 09:28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70岁的邱运策老人,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退休后闲来无事,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刚开始邱大爷学习绘画,学了三年后,因为画作要落款签名,他觉得自己

  70岁的邱运策老人,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退休后闲来无事,进入老年大学学习。刚开始邱大爷学习绘画,学了三年后,因为画作要落款签名,他觉得自己的字不太好,于是又报名学习书法。

  “退休后,生活圈子、交际圈子就小了很多,而且儿女都有工作,没得时间相处。这里人多,有人聊天,一起学习画画,还会出去采风,学校也要举行画展,感到很充实,也会觉得自己还有价值。”邱大爷说。

  王乐平阿姨进入老年大学,更多是在认识朋友。她介绍,因为工作一直在广元,到绵阳居住后,他们只认识同住一个小区的十几名原单位同事,对于绵阳这座城市并不了解。

  “在老年大学可以认识太多的同龄老人了,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对绵阳逐渐有了深刻的认识,每天交流的对向,也不再局限于以前的同事。现在朋友很多,刚开始的孤单感早已不存在了。”王乐平告诉记者,现在的她,加入了一个公益团队任副团长,还是各种公益活动的主持人,“我从葫芦丝普通班考进了葫芦丝演艺班,还报名学习声乐、走秀等,生活不再孤单,而且还能真正学到东西。”

  一位难求

  超8000人次的学员中

  老学员占三分之二以上

  数百老人排队上不了学

  “请问舞蹈班可以报名吗?”“已经报满。”“请问声乐班还可以报名吗?”“报满了。”……4日下午,绵阳老年大学报名处,仍有老人前来咨询,但得到的答复均是“已经报满了”。

  绵阳老年大学提供的资料显示:该校今年开设文学、美术、声乐、器乐、舞蹈、健身六大系32个专业,158个教学班,学员逾8000人次。“有的学员同时报了几个班,在这超8000人次的学员中,老学员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绵阳老年大学教务科科长邬娜介绍,老学员们一放假就开始报名下学期的班级,这就使得新学员在8月底报名时的名额有限了。

  在绵阳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赵永龙的手机上,有两段十秒钟的视频,内容就是8月30日报名现场的情况。成都商报记者看到,报名服务大厅里,众多老人在排队等候报名。赵永龙介绍,因为班级名额有限,当天至少有好几百人没有报到名。

  4日下午,62岁的苏大妈几天内已是第三次来老年大学,她想报民族舞蹈班,但至今没有空余名额。苏大妈介绍,8月30日报名当天,她早上7点钟就去排队,结果报名大厅里早已等候了数百名老人。

  马莉虽然是老学员,但是她想上学校新开的普通话班。报名当天,她早上4点起床,5点半就乘坐第一趟公交车出发,第一个来到老年大学排队报名。幸运的是,她如愿以偿。

  学校出招

  实施学年制,减少“留级生”

  赵永龙分析,对老年人而言,到老年大学学习不仅是一个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有效渠道,更由于年轻人不能天天陪父母,加深了老人对精神空巢的恐惧。

  “目前绵阳城区老年人高达20多万,绵阳市老年大学只能容纳6000多人,而老学员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留给新生的名额就不多了。”赵永龙说,随着老人越来越多,近两年老年大学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现象。

  赵永龙介绍,为了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学习,绵阳老年大学已开始实行学年制,即规定每个专业学习的年限,将其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有的专业学习3年,多的学习6年,老人在所在专业学完后就毕业,减少“留级生”,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很多老人学完了这个专业,又去报名另外的专业,就是不想离开老年大学。目前,我们也在增加班级,调整学习时段,比如受欢迎的专业就增加班级,而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调整学习时段。”赵永龙说,这学期最吃香的声乐和舞蹈专业,各增加了6个和7个班。下学期,学校还准备实行微信报名,大家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且可以避免老人长时间排队等候。

  专家分析

  满足老人需求

  需家庭、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心理专家刘琳琳认为,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逐步衰退、生活圈交际圈有限、子女忙于事业或小家庭等因素,生活相对比较单调,心理感觉孤独寂寞,不被重视尊重,对生活容易感到悲观、忧郁。想做一些事情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会让老人价值感降低,情绪焦躁。同时,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远离曾经眷恋的工作岗位与职场环境、回归家庭照顾孙辈……这些都会让老人们感觉到无所适从。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