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今天被踢出微信家长群,过程令我很气愤,该怎么办?”家长发帖,网友们激动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各种微信群, 尤其是工作群、家长群, 越来越像一种24小时不休业的大型表演场所? 群友们依靠表演来维护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群里如履薄冰, 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群里一脚踏空。 最近有位网友发帖称,就因为在家长群里质疑老师收礼,不公正地将身材矮小的儿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被班主任踢出了家长群。 情况是这样的↓↓↓ 微信截图↓ 只因一言不合, 这位家长居然就被踢出了家长群, 不可不谓新奇。 那么, 在这件事情中, 究竟是家长无理取闹? 还是老师恼羞成怒? 这之中的对错公正, 迅速在网友中引发辩论 家长有理派 不公平待遇很普遍,被踢出群正是老师心虚的表现 部分网友认为,身材矮小但常年坐在最后一排,对于孩子而言肯定是不公平的,老师将提出问题的家长踢出群正是其心虚的表现。 且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并非个例,许多网友都曾亲身经历,认为一定要解决问题,不然对孩子不利。 网友“小雷士”: “我也是因为这个事情,闹得更大,从学校到教委主任,因为这事还请了半个月的假,最后小学副校长调解,留了一级,我的性格就是鱼死网破!儿子的老师也记了一过。” 网友“胡里的以巴”: “我孩子小学时候坐后面,而且经常请家长,总是惹是生非。我找班主任说:我孩子需要补习,你一个月多少钱?八千够不够?从此我的孩子座位是自己想坐哪里就哪里,每次打了同学都是对方的错。” 网友“陈岚的女拳”: “家长发了一个没指名道姓的文章,虽然没指名道姓,很显然是有所指的,而老师安排座位真的是无心的吗?如果是无心的,就不会发这么大的火了。老师显然是被点穴到了,才会用生硬的手段处理此事。” 老师有理派 家长发言影响班级融洽和老师威信,老师为什么不能怼? 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就算“不公正”成立,家长的行为也欠妥。何况“送礼”一说只是道听途说而没有实锤,贸然发言既影响班级融洽也影响老师威信。 既有家长转发文章暗示老师不公的行为在先,老师怼回去也无可厚非。家长的冒失只会苦了孩子。 网友“唱小调147709843”: “作为一名教师,最讨厌家长在群里发一些消极且影响班级融洽的信息~老师在群里公布你家孩子的试卷,老师考虑的固然有些欠缺,不过反过来说,你都在微信群里发指责老师的文章了,难道还不允许人家来揭揭你的短吗~再说了~看那卷子红红的叉号,人家老师说的也不算错~” 网友“西湖五月天”: “冒失发问,后果可能是你想不到的。坐在最后排的不止你家孩子一人,别的家长由此也会质疑,引起骚乱。老师若回复了,可能会说座位是暂时的,会定期调换来打发你,但是鉴于你引起的骚乱,估计你家孩子被优待的可能性为零。” 网友“科学漫步”: “大家都是成年人,别玩那种暗讽的新闻。你至今还认为自己’没有提名点姓’,真是把所有人当傻子了。然而不幸的是,老师可没你想的那么傻,他不仅看出你暗指谁,还明白你的意味,于是把你踢了。你以为踢了就解决了?还早呢,你这样事实上让孩子处于极其不利的状态。” 各打一板派 家长群已成小社会,家长老师都需自我约束 当然也有一些目光敏锐的悟空问答网友注意到了本次事件的发生场所,微信家长群这个神奇的存在。 他们认为现在家长群已经发展成了小社会,家长和老师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这个小社会的风气,因此双方都需加强自我约束。但现在的现状是多数家长在群里表现为一味的迎合和妥协,才导致“戏精”层出不穷。 网友“陈岚的女拳”: 班级的家长群,已经成了一个小社会,有些群很好,并不离谱。主要用于说事,发布信息。有些群,则常常见到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恨不得三跪九磕把老师供起来的现象。这样的风气,对老师成长不利,对孩子成长也不利。 网友“刘勇赫”: 教师的角色特征是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与尊重,在群里面的公开发言一定要慎重。 随着辩论的不断升级,还有一些网友在评论中表示:心真的好累。 为人父母本已不易, 现在居然还得24小时待机, 在家长群里当“戏精”。 一次言行不当, 就有可能对孩子的学校生活造成实质影响, 甚至还会像今天这位题主一样, 一言不合就被踢出家长群…… 来源扬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