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的头条只留给他,那个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的男人 今天是钱学森逝世8周年纪念日 在中美两国都被奉为领域神人、天才 美国为了阻止他回国不惜逮捕他 奠基NASA,开创中国航天事业 如此开挂一般的人生,却远远被人低估了 2009年10月31日,中国科研届最亮的一颗明星陨落。 他逝世的第二天,北京下起了久违的大雪。 钱学森,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其实人们对他的了解却很少。 他是中国留学生们的楷模,是近代中国科学家的佼佼者,但人们大都只是从课本上的宣传的故事中了解到他的功绩。 实际上,你所了解的钱学森,是大大被低估了的。 他的成就,并非只在中国受人顶礼膜拜,他在美国,也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去世,也震惊了美国人,美国媒体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因为他也曾经奠基了美国的航天业。 他是一位在中美两国都堪称“国士无双”的人。 登陆月球,远征火星的NASA,有很多东西都是由他奠基的。他一个人对人类航天事业的贡献,一本书都写不完。 今天,我们来聊聊钱老的故事。 回看钱学森的一生,几乎是被中美这两个大国分割开来的。 45岁之前的钱学森一直在不断漂泊,人生时间的钟摆缓缓地从中国,甩向彼岸的美国,然后又从美国摆回中国。这一来一回,从1935年至1955年,整整花费了20年。 1911年,钱学森生于上海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后,又回到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火车制造。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出了名的以平均分低出名,通宵达旦才勉强及格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钱学森几乎门门课都是90分以上,更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是,钱学森还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学神。 据说当年他都是坐在最后一排自己看感兴趣的专业书,几乎从不听课,结果还是最后还是以旁人仰望的优异成绩毕业了。 天赋这东西……这找谁说理去…… 1934年,钱学森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美生。 在麻省理工航空系呆了一年拿到硕士学位后,马上就转入了加州理工学院。十年后,他再次回到了麻省理工。 然而没想到在MIT工作了三年后,钱学森又回到了加州系。 要知道在美国的院校体系中,就像清华和北大学子互相不服一样,MIT和Caltech可谓是水火不容。 钱学森在美国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能像个陀螺一样在两地之间不停打转,不是他情商多高,长袖善舞。 驱动他转动始终的则是他对于科学的专注,是哪里更有利于他专注研究,他就去哪里。 她是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 是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 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蒋左梅夫妇的三女, 是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表姐,更是钱学森的妻子, 她叫蒋英。 才子配佳人,我实在找不出比这更好的案例了 钱学森对于科学研究的专注,从早期对于火箭研究就可见一斑。 当时钱学森在学校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了一个火箭研究小组,用旧货摊买来的零件组装火箭模型,在租住的房子后院进行发射实验。 大部分人对于他们的火箭试验都不看好,这玩意儿只存在在科幻小说之中,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们的过家家罢了。 实验甚至有一次还把墙壁炸穿了,惊动了校方,校方亲自出面禁止他们在学校里搞这种“危险活动”,结果他们跑到了一个小山谷里继续试验。 成为了当年加州理工“臭名昭著”的自杀小队。 不过也正是这个自杀小队奠定了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自杀小队也真正地研发出了可以运行的火箭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