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

当前位置: > 新闻快讯 >

“天下最笨杨国强”

时间:2018-08-04 09:28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
原标题:天下最笨杨国强 参加了碧桂园的现场新闻发布会,的确受到了非常贴心的对待。礼品什么的,我都退掉了,不合适。据我所知,一些媒体人也都退掉或者拒收了。私心觉得,碧

原标题:“天下最笨杨国强”

参加了碧桂园的现场新闻发布会,的确受到了非常贴心的对待。礼品什么的,我都退掉了,不合适。据我所知,一些媒体人也都退掉或者拒收了。私心觉得,碧桂园耗资百万搞这么一场发布会,不如给那些受害者多点赔偿,或者是请一家专业的危机公关公司也好。

按理人家请了我去,不该再喷,但思来想去,有些事情还是说清楚好。

哪家企业在发展中都会摊上点事儿,但怎么处理,不但反映专业水平,还折射出公司的价值观。危机,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试金石,成色好不好,一次危机就出来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企业出事,其实还是有大把地方说话的(公关更常见)。但往往是那些死伤的工人,未必有。所以,遇到这种事情,企业也好,媒体也好,还是要多有点人道思维,少些公关味道。

大家为什么要去参加这个发布会?不是因为可以看到像森林一样绿的碧桂园总部大楼,是奔着安全事故去的。

我本来想看到的是以下内容:

1、发布详细事故调查报告。

2、公布责任人处理结果,以及后续追加处理建议。

3、集体公开道歉,公布整改方案。

4、六安事件后立即召开。

主题越集中越好。但碧桂园把这场发布会做成了企业宣讲。

首先,主次颠倒了。

这场交流会,主题显然应该是过去这段时间以来陆续发生、造成7死数十伤的安全事故。碧桂园应该把大量时间给到安全事故的信息交流上,首先应该把信息透明化,详细发布企业内部自查的事故调查报告。比如上海奉贤事件、杭州萧山事件、六安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江苏启东事件,来龙去脉,事件因果等等。

虽说这些单个项目的事故信息之前已经对外发布过,但整体性的公开、解释工作,这是第一次,因此对全社会都非常重要。

但现场的流程是这样的。

人才发展观、精准扶贫、SSGF建造体系、质量管控、6000人的设计院、9000亿负债、机器人新蓝图。最后才是总裁致歉,记者提问。为什么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到最后?

这里面,与事故相关的只有质量管控那个部分,负责人当众鞠躬道歉。但其它的,都不算相关。9000亿负债应该讲,但其它的扯太远了。

讲那么多,归结为一句话:碧桂园很牛——1000多个博士,6000多个设计员,杨主席很重视质量安全……问题是,你这么牛,这么重视安全事故,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塌楼死人?这么说或者有些抬杠的味道,但这时候顾左右而言它,太不合适了。台下的人、外面的瓜众,很容易就认为:你是在洗白。

企业宣讲媒体交流这些东西,碧桂园当然应该多做,但应该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做——比如年报业绩交流会之后,请一些媒体到总部聚一聚坐一,但不应该和这场安全事故搀和在一起。这个名为“走进碧桂园——全国媒体见面会”实在应该改名字,比如直接叫“碧桂园质量安全发布会”就好。

这两件事情掺和在一起,会起什么化学反应?本来是一件挺惨的事儿,但有人鼓掌有人笑,味道全变了。身在局中者也许知道碧桂园是想借此机会让媒体多了解点企业,但局外人会认为这家企业纯在作秀,死伤那么多人,会上还能鼓掌还能笑。

其次,怎么看莫斌的五个进一步。

应该说,莫斌会上态度是诚恳的,鞠躬道歉可以在安抚到受害人,也能回应到公众情绪。

但我认为这些还不够。态度很重要,但行动更重要,要披露真实的可以观察的行动。目前可以看到的真实的、公开的行动,是碧桂园全国性停工整顿。

莫总裁首先讲,做好死伤工友及家属善后工作,并对管理团队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也会根据政府最终的事故调查报告,进一步追加处理。

这部分属于未尽详细的调查报告,尤其是内部的初步处理,应该借此机会公开。当然这些不算是最重要,等政府最终责任报告出来,应该都会有处罚。

但对那个五个进一步,虽然看起来都很猛,但有可能回应不了社会的关切。这五个进一步总结起来就是:常态化交叉检查+自查、强化内控和延伸管理、优选合作方、开放工地、推动SSGF。

都很好,但很多都是规章制度层面的东西,能不能落地,以什么方式落地,推进到什么程度,谁都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没抓住社会的期待。

对高周转的反思。没看到。

三、关于高周转

会上高周转是个焦点,但我不清楚,到底是媒体人没有问清楚呢,还是高管们不想正面回应这个。总之,到最后,高周转这个问题没讲明白。

要正名的是,高周转是房地产行业的主流模式。正常情况下这个模式是个好模式,难道我的资金周转快,还比慢更差不成?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