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实验区积极探索,采取公益创投、经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婚姻家庭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对新婚当事人提供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婚姻危机调处、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等服务,提高当事人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江苏省东台市依托婚姻登记中心开展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多媒体宣传等各类活动,常态化为1665对新婚登记夫妇提供婚前辅导,为婚姻关系出现问题的夫妇提供个案服务248人次,有效率超过90%。海南省琼海市组建230名婚姻家庭指导员队伍,在基层开展婚俗改革宣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不断壮大婚俗改革服务队伍。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将婚姻家庭辅导前置到试点社区,建立个案档案,采用针对性、一对一、全程跟踪等方式解决婚姻家庭问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开发手机App,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提供“婚前知识评估”网上答题服务,帮助新人在答题中感悟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和担当,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努力打造家庭家教家风品牌 近年来,多地努力打造家庭家教家风品牌,文明新风深入人心。部分实验区打造了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各类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社区、进村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来净化社会风气、感化邻里、和睦家庭,营造了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 上海市奉贤区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构建好家庭”主题,在全区400多个“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家中心”、各街镇儿童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广泛开展“议家风家训家规、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主题活动1000多场次,将“家庭美育”落在日常。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常态化开展寻找“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武昌好人”等实践活动,激发更多家庭崇德向善、立德树人,用好家风涵养好民风,带动好社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挖掘整理“红色家庭教育”事迹16个,在全区推广20多个经典家训家教典型,目前已建成家风家训馆22个。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把婚俗改革要求纳入民主法治示范居(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包河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指标,定期开展评先评优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 及时将经验上升为政策措施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民政部将推动各实验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新时代婚俗改革工作,确保实验区工作持续有效推进。 民政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指导各实验区进一步聚焦实验主题,创新平台和载体,凝练实验成果,争取形成一批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及时交流实验进展情况,通报或展示实验成果,组织实验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开展实验区所在省内部或跨省横向学习交流,形成全国层面实验区互学互鉴互促的生动局面,帮助实验区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升能力。 同时,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各实验区健全完善实验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形成部署联动、力量联动、政策联动的工作格局,夯实婚俗改革工作基础。通过召开会议、通报情况、联合督导等方式,推动解决婚俗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婚俗改革工作合力。 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指导各省级民政部门加强对实验区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实验区好做法好经验,将其上升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惠及群众的服务规范,不断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将国家和省级实验区工作一体推进,形成“部带省、省抓市、市督区县”,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局面,探索大城市、城乡接合地区、农村地区等不同地域的婚俗改革经验。(记者 蒲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