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6】2016·税收改革攻坚这一年:绘蓝图——“云时代”展现智慧税务靓丽风采(2)
时间:2017-01-04 01:47 来源:宁武新闻 作者:宁武新闻 点击:次
在举国关注的营改增大决战中,税务部门连续夺下了“开好票”“报好税”“分析好”的三个阶段的胜利,大数据功不可没。税务总局综合运用网报系统、核心征管系统、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出口退税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多个信息子系统,实现各系统间征管数据的高效调度、共享和应用,形成税负分析基础平台,逐月对营改增四大行业、26个子行业的税负变化进行分析,同时还对“3+7”行业和原增值税纳税人进行分析,基本覆盖了所有纳税人,牢牢掌握了税负变化的“话语权”。通过分析助推了税收善治、企业善治和经济善治。 ——大数据为拓宽税收职能注入新动力,提升税收分析“话语权”。 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找风险、看经济、察社会,为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我们已组织专门团队开展常态化的税收经济分析,正在研究编制工业税收经济指数,打造税收分析精品,构建税收话语体系。”税务总局总经济师任荣发说。 在税收收入分析方面,税务总局通过建立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对经济到税源到税收收入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分析,提高税收预测质效,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 在税收经济分析方面,税务总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开展区域、行业和税种的分析,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和地区、行业经济景气指数,预测经济运行走向,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在政策效应分析方面,税务总局对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股权激励措施等税收政策进行测算,对落实情况进行精细化评价,为税收政策的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指引。 “更多更好地表达税务部门的价值性话语甚至是引领性话语,带给外界更多的使用价值,从而增强税收的治理能力,增加税务部门立足税收服务国家治理的能力。”王军在研究千户集团税收分析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 信息化与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助推税收征管方式转变 “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高瞻远瞩、内涵丰富。 创新是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税收工作融入“互联网+”,将会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问题,最终形成基于合作性遵从的税务管理现代化新局面。 ——从“路上跑”到“网上跑”,办税更便捷。 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云端”税务的普及让纳税人办税有“网”随行,税务总局进一步强化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广泛对接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云平台”,积极推进涉税事项网上办理。 “网上办理纳税申报等业务方便多了。”山东省淄博市某服装企业财务人员何女士说,通过智慧化的电子税务局,不用来回奔波去实体办税大厅排队等候,省时又省心。目前,淄博市淄川区国税局推出具备多元化便捷涉税服务功能的电子税务局,涉税业务办理从实体大厅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实现了纳税人与办税大厅的“零接触”,只要下载一个客户端,用电脑、手机、微信均可便捷办税。 “为纳税人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是税务部门的永恒主题。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税务部门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新的服务平台,实现征纳双方的良性互动。”广东省国税局总会计师蒋余良说。今年3月,广东省国税局在广州、珠海等地建立了“能看、能学、能问、能办”型“e+智慧税务”高端办税体验区,引导纳税人通过互联网、手机、ipad移动设备、自助办税终端等方式查询涉税资料,获得一站式电子化便捷服务和良好体验。 “目前,各地围绕‘互联网+税务’,创新实践汇聚成意气风发走进‘云时代’的壮丽篇章,网上办税、微信办税、移动办税、电话办税等多元化方式,为纳税人提供Anytime、Anywhere、Anyway、Anything的4A办税体验。”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饶立新说。 ——从“人盯户”到“信息管税”,征管效能得到提升。 2016年以来,税务总局不断完善税收风险特征库及分析识别模型,统筹下发了3批全国千户集团税收风险分析应对点。甘肃省国税局上线运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税风险可视化分析平台,自今年4月运行以来,分析识别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高风险企业126户,通过稽查部门风险应对,24户企业有关人员因涉嫌虚开被移送司法机关。山东省烟台市国税局开发和完善税收管理平台,将税源监控全部事项纳入平台,通过数据归集、加载监控指标、任务推送、结果反馈实现对税源和征管行为的日常监控。 税务总局稳步推广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推行发票电子底账,逐一实时采集、存储、查验、对比发票全要素信息,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偷骗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税部门推行“互联网+发票服务”行动,实现全国发票一站式云查验服务,实现随时、随地、随需查验发票。 “我们所有的财务数据税务机关都有,看来只能认账了!”江西省新余市某商贸公司被新余国税局稽查局运用信息化手段锁定了所有财务数据,最终补缴税款及罚款共计20余万元。据了解,新余市国税局利用大数据协同开展税务稽查,提升稽查打击精准性,实现了“件件是铁案”的办案目标。 ——从“单打独斗”到“兵团作战”,税收共治格局形成。 为实现信息共享,税务总局已与多个政府部门就协同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签署有关合作协议,各地税务机关也先后出台了税收保障条例、税收保障办法、税收保障文件,为促进涉税信息共享、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协税护税网络提供制度保障。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建立的多部门协同治税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说。 2016年6月29日,全国首个国税、地税共建的省级电子税务局--广东省电子税务局正式发布上线运行,首月全省就有168.52万户国税纳税人通过网络申报,占全部国税纳税人的90.6%。河南省国税局与省人民银行联手,推行“一站式”电子退税,全年共为一类企业“一站式”办理出口退(免)税14.88亿元,预计直接节约资金成本220多万元。 “税源信息合作成为税收治理的基础性条件和前置性要求,是国地税征管改革深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税收共治的重要前提。”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 昆明市由市政府牵头采集了发改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房管局等20余个部门,关于建设项目款项拨付信息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信息、耗电量信息、地税信息等近200万条信息。今年以来,全市通过应用获取的第三方涉税数据共增加税收收入2,200.60万元。 “‘互联网+税务’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拓展了信息化应用领域,推动了效率提升和管理变革,推动税收工作驶入‘快车道’。”王军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