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善学被查始末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杜善学被查始末

  山西杜善学出事了:6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几乎同时宣布了山西两位省部级官员落马的消息。与令政策同日落马的杜善学好面子、爱打“形象牌”,跻身山西省委常委后,他还迷上了周易,讲究桌椅摆放、花草方位,更重视“如何走路”。他信奉一位河南来的“大师”,有时出门前感觉常规线路晦气,还要请大师算一卦。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领导排序原本靠前的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被时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抢走了所有的风头,几乎没有人关注到这位土生土长的山西领导。

  现年58岁的杜善学,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入仕30余年,每一个阶段,他都能通过紧抓政策风向、扣准时代脉搏等方式,步步高升,也渐渐有了“聪明人”的评价。

  在擢升过程中,他用“文章路”开道,“形象牌”立足,“周易卦”护航,步步算准再行动。

  直到落马前,杜善学依旧勤于撰写政论文章、依旧密集公开露面,曾有人注意到,他特有的扫帚眉的尾端,已经变白了。  

山西杜善学出事了:山西省委杜善学被查

  杜善学2008年胸带大红花检阅公安部队

  落马后,很多熟悉他的人反观他这一路宦海沉浮,杜善学算准了开始和过程,唯独没有猜中自己的结果。

  靠一篇文章获得青睐

  杜善学的仕途,起于一篇文章。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行各业急需人才。1982年春,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的杜善学,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头一批毕业生投身工作岗位,进入山西省财政金融贸易委员会工作。

  "小杜’很机灵,业务不错。”杜善学当时的一位同事回忆,这位运城来的年轻人戴着个眼镜,老是笑眯眯的很会说话、没事儿就读书看报。

  时年26岁的杜善学,也在想办法表现他的“业务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全国一盘棋”的财政理念,建议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分成比例和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杜善学结合山西省内的情况,撰写了《管理预算外资金探讨》一文,并发表在山西财经学院1983年度的第一期学报上。

  文章发表3个月后,杜善学调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三办公室。一位在山西官场浸淫多年的老干部回忆称,那时候,会写又会做事的年轻人,颇受青睐。到了省政府工作的杜善学,依旧靠“办事利索”而受人欢迎。

  从那以后,“写文章”这一习惯,贯穿了杜善学的整个政治生涯。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杜善学担任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的10年,曾在《山西财经》、《金融与市场》等7本期刊上发文逾10篇,并带队研究“山西票号对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启示”课题。

  此后,杜善学在长治市政府任职5年里发表作品3篇,在长治市委任上3年发表作品7篇,在吕梁市委任职一年发表作品3篇,成为山西省委常委之后,3年内发表了6篇作品。

  “他的文章,总是紧跟政治风向。”一位熟悉他的山西官员称,从十二大开始到十八大结束,这30多年来,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从政策、文件中找“风向”,是杜善学的必修课。

  杜善学的“时政主题文章”,会时不时领先于具体政策实施时间,他的主政手段,大多都和政治主流相符。

  在2000年,全国各地的财政部门把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时,杜善学的文章《政府采购与廉政建设 》已经发表一年有余了。

  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杜善学也在长治市推广“绿色发展”,力图把长治市打造成煤炭大省山西少有的“眉清目秀”的城市。

  山西杜善学出事了:6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几乎同时宣布了山西两位省部级官员落马的消息。与令政策同日落马的杜善学好面子、爱打“形象牌”,跻身山西省委常委后,他还迷上了周易,讲究桌椅摆放、花草方位,更重视“如何走路”。他信奉一位河南来的“大师”,有时出门前感觉常规线路晦气,还要请大师算一卦。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领导排序原本靠前的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被时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抢走了所有的风头,几乎没有人关注到这位土生土长的山西领导。

  现年58岁的杜善学,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入仕30余年,每一个阶段,他都能通过紧抓政策风向、扣准时代脉搏等方式,步步高升,也渐渐有了“聪明人”的评价。

  在擢升过程中,他用“文章路”开道,“形象牌”立足,“周易卦”护航,步步算准再行动。

  直到落马前,杜善学依旧勤于撰写政论文章、依旧密集公开露面,曾有人注意到,他特有的扫帚眉的尾端,已经变白了。  

山西杜善学出事了:山西省委杜善学被查

  杜善学2008年胸带大红花检阅公安部队

  落马后,很多熟悉他的人反观他这一路宦海沉浮,杜善学算准了开始和过程,唯独没有猜中自己的结果。

  靠一篇文章获得青睐

  杜善学的仕途,起于一篇文章。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行各业急需人才。1982年春,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系毕业的杜善学,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头一批毕业生投身工作岗位,进入山西省财政金融贸易委员会工作。

  "小杜’很机灵,业务不错。”杜善学当时的一位同事回忆,这位运城来的年轻人戴着个眼镜,老是笑眯眯的很会说话、没事儿就读书看报。

  时年26岁的杜善学,也在想办法表现他的“业务好”。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全国一盘棋”的财政理念,建议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分成比例和企业利润留成的比例。杜善学结合山西省内的情况,撰写了《管理预算外资金探讨》一文,并发表在山西财经学院1983年度的第一期学报上。

  文章发表3个月后,杜善学调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三办公室。一位在山西官场浸淫多年的老干部回忆称,那时候,会写又会做事的年轻人,颇受青睐。到了省政府工作的杜善学,依旧靠“办事利索”而受人欢迎。

  从那以后,“写文章”这一习惯,贯穿了杜善学的整个政治生涯。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杜善学担任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的10年,曾在《山西财经》、《金融与市场》等7本期刊上发文逾10篇,并带队研究“山西票号对现代金融风险防范的启示”课题。

  此后,杜善学在长治市政府任职5年里发表作品3篇,在长治市委任上3年发表作品7篇,在吕梁市委任职一年发表作品3篇,成为山西省委常委之后,3年内发表了6篇作品。

  “他的文章,总是紧跟政治风向。”一位熟悉他的山西官员称,从十二大开始到十八大结束,这30多年来,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从政策、文件中找“风向”,是杜善学的必修课。

  杜善学的“时政主题文章”,会时不时领先于具体政策实施时间,他的主政手段,大多都和政治主流相符。

  在2000年,全国各地的财政部门把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时,杜善学的文章《政府采购与廉政建设 》已经发表一年有余了。

  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杜善学也在长治市推广“绿色发展”,力图把长治市打造成煤炭大省山西少有的“眉清目秀”的城市。

  嗅准风向去种树

  一位熟悉山西官场的人分析,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鲜有“眉清目秀”的城市,在城市形象上下功夫,政绩上见效快。

  杜善学主政长治后,也逐渐摸索到了这条“政绩路”。这也成为他主政长治、吕梁期间的施政重点。

  2003年2月,杜善学来到长治,任市委副书记,一个月后成为长治市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