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新闻快讯 >

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下篇《以担当诠释忠诚》(2)

【解说】 金道铭到山西任职时,正值山西煤炭经济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政治生态最为污浊的时期。干部之间逢年过节送礼收礼成风,跑官要官现象严重。金道铭刚到山西,就有人开始上门试探。他最初也曾经将一些人拒之门外,但很快就有人“提醒”他这样会得罪人。

【同期声】 金道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有人提醒过我,在这儿也别太较真了,你还是稍微处理得还得巧妙点,就是别得罪他们吧。

【解说】 纪检工作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有负于党和人民。对于纪委书记来说,这是必须坚守的一条原则,丝毫不能退让半步。

【同期声】 金道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我觉得这纪委书记还是挺难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儿。特别是冲击一部分人利益的时候,那难得一塌糊涂,难得一塌糊涂,你会感觉到暗流涌动啊。我是什么心态呢?我也不能把他们全得罪光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势力范围。

【解说】 在腐败与反腐败之间,水火不容,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作为纪委书记,如果不能坚持原则、迎难而上,其实就意味着已经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顺着这条路,金道铭一步步走到了法庭的被告席上。

【庭审现场纪实】

金道铭: 我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利用领导职务的影响,插手过行政审批的事项。这确实是以权谋私、职务犯罪的违法行为,我确实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解说】 从2007年到2014年,金道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煤矿资源整合、职务晋升、压案瞒案等事项上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23亿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同期声】 金道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一亿两千三百多万,我听了太害怕了,我太震惊了,我做梦我没那么大胆子,我要这么多钱。这样的问题也不是别人强拉硬拽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地步的。内因呢是什么,还是就是骨子里有贪欲,金钱物质对自己还是,骨子里边觉得还是好东西。商品的诱惑,实际上就是这个。根本不值得,根本它就不值得。

【解说】 在山西当时的环境中,底线一旦失守、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各种黑金自然汹涌而来。一个县委书记为了职务晋升,先后多次送给金道铭字画和外币,而金道铭给他的印象则是坦然接受。

【同期声】 杨存虎(山西省静乐县委原书记)

我说给你拿了20万欧元,你出国用吧,说完了,走的时候他自己就拿上了。到中秋节我再去看看人家,又给他拿了10万欧元,到他办公室就给了他了。我看他那个人只要给东西他是不拒绝的,谁的他都敢要。

【解说】 作为省纪委书记坦然收受巨额财物,对全省政治生态会带来什么样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同期声】 郭宏义(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

塌方式腐败,作为纪委书记,他应该是承担很重要的责任,这么多干部出问题,山西省一级干部七个,包括他自己在内,他不仅没有去认真地履行职责,自己还在下面也搞这个权钱交易,所以这个影响是非常坏的。

【解说】 金道铭从2006年到2011年担任山西省纪委书记的五年,回头看也是山西腐败问题严重恶化的五年。最终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金道铭难辞其咎,也自食其果。

【同期声】 金道铭(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我是不合格的一个纪委书记。有时候都不敢回忆在中纪委,我都伤心,我辜负了纪委对我的培养,和那么多老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爱和信任。

【解说】 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纪检监察系统也未能幸免。除了金道铭,还有山西省纪委副书记杨森林、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谢克敏等多名干部也因贪腐被查处。山西省纪委深刻反思“灯下黑”问题,要求全系统用纪律和规矩的尺子来衡量,用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来审视,对纪检队伍进行了力度空前的清理。

【同期声】 陈学东(山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

我们两年多的时间全省立案查处了纪检监察系统违纪的案件404件,我们也把一些不适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些干部调整到系统之外去,两年多的时间全省调整了130多名干部。

【解说】 十八大以来,纪检系统注重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贯彻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不但从入口就严格把关,而且把严明纪律贯穿于日常监督之中,对不能胜任纪检工作的就果断调整,坚定不移地打造一支队伍,塑造一种标准。

【同期声】 王庭坚(中央纪委组织部副部长)

忠诚是第一位的,你必须热爱我们的这个事业,干净就是你行为、言行的底线,担当就是因为我们是在与腐败分子作斗争,必须敢于亮剑,所以担当实际上是对忠诚最本质的一种体现。

【解说】 保持纪检队伍思想的坚定性和纯洁性,是永恒的课题。纪检机关应当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审查组应当设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审查组成员的教育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批评纠正。这些要求和举措,有的就来自对近年来发生的纪检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反思。

【同期声】 刘建营(中央纪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 监察专员)

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是一个突变,说走到哪儿,像你走胡同一样,说前边正好有一个90度的角,你一下就转过身去了,不是这样的。

【解说】 刘建营,中央纪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他曾参与查办薄熙来案、白恩培案多起大案要案,曾因表现突出而立功受奖,一直被视为优秀的工作骨干。就在他被组织审查的同一天,他担任调查组组长查处的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这样的巧合,令人唏嘘。

【同期声】 冯驰(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工作人员)

刘建营他原来应该说是一个非常能吃苦、也吃过苦的一个人,他在委部机关办了这么多的大案要案,也应该说算是一个名人了。他对亲情的弥补导致他以权谋私,这是他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拿权力来去变现,用金钱来去弥补家庭亲情和感情的债,用这种方式。

【解说】 刘建营的违纪问题,不少都和家人有关,包括安排他们在某私人老板的公司挂职吃空饷、帮他们承揽一些经营项目获取利益等等。刘建营长年出差在外,他觉得自己对家庭有所亏欠,但这种错误的“弥补”,最终带来的却是悲剧。

【同期声】 刘建营(中央纪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原副局级纪律检查员 监察专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