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圣”聂卫平:人类一盘都不可能赢阿尔法狗(2)
时间:2018-01-04 22:06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聂卫平:围棋还是非常热。学围棋第一是开发智力,围棋对智商的提高毋庸置疑。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举办过一次神童比赛,每个地方派出2名10岁左右的神童,我们国家围棋队当时也派出2名,大家共同比赛,结果我们围棋队的2名遥遥领先。 其次,围棋对提高人的全面水平,尤其是大局观,很有帮助。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要有大局。有些人看起来大气,有些人言行就让人觉得小里小气,目光短浅。围棋特别能提高大局观。 琴棋书画中,有些是提高文明素养的,有些是陶冶性情的。而围棋既能提高智商,又能陶冶性情。你看那些下围棋的孩子,哪个骂骂咧咧的?围棋能几千年长盛不衰,不仅仅在于游戏的魅力,同时也在于它能提高人的素质,所以长期受到精英们的喜爱。 我一直坚持认为,学围棋是提高中国人整体素养的一个好方法。 解放日报·上观:上世纪90年代,体育的商业氛围并不像现在这样浓厚,您为什么当时就对办聂道场如此感兴趣? 聂卫平:当时我们国家少年队定额只有二三十个,全国想加入少年队的人太多,一旦放手让这些孩子走了,他们在围棋上就没有职业前途了。为了让这些人将来有盼头,同时也是为围棋多挽留一些人才,我办了聂道场。 现在许多世界冠军都是出自聂道场,比如柯洁、范廷钰、陈耀烨、周睿羊、檀啸等,几乎全都出自聂道场,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向还是对的。 解放日报·上观:您在培养人才上有什么独家秘方吗? 聂卫平:我们提供机会,奋斗的还是他们。比较早的一批世界冠军是我亲手带出来的。现在我也没那么多精力。 我想围棋教育主要还是看老师的水平。这批老师无论在哪里,都能带出优秀的棋手。 人必须善于面对输棋后的纠结痛苦,只有这方面做好了,才能成为强者 小时候,弟弟聂继波的围棋水平很高,聂卫平总是下不过弟弟。后来有一次比赛,有人顶替了弟弟的名额,弟弟一气之下发誓再也不下棋了。 很多人认为,如果弟弟坚持下去,应该也能成才。而聂卫平认为,弟弟的才华很高,但有个致命伤阻碍他成为超一流棋手,那就是经不起挫折,想赢怕输。 “而我自认为属于那种越输越想下的人,是绝对不会选择放弃的!”聂卫平说。 如今,他经常告诫年轻棋手的一句话就是:要有平常心。 解放日报·上观:您下了一辈子围棋,有没有心灰意冷的时候? 聂卫平:我对围棋实在太喜欢了。一个人的事业同时是他的爱好,这很不容易。很多人并非如此幸运,比如我看到一些选手一上训练场就头昏脑涨,并不喜欢,但必须天天练。而我是一到棋盘面前就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我对围棋有种特别偏好。 解放日报·上观:您曾说自己站在高山峻岭之上。有人觉得这番言论太狂,一度引起争议? 聂卫平:善下围棋,智商确实会比普通人高。假如我后来不做职业棋手,我依然觉得自己的成就会高于很多同龄人。就像我刚说的,因为围棋会培养一个人的大局观。 大局观非常重要。学过围棋的人,看问题的大局观特别好,更全面,他无论做什么,都更容易出彩。比如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就是围棋爱好者,郭跃华虽然身体条件不好,但依然能成为冠军,我想也和他爱下围棋有点关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解放日报·上观:您现在平时还下棋吗? 聂卫平:大多数情况看棋、评棋,不太下了。下围棋对体力的消耗非常大。当年上海的一家科研所做过一份研究:踢一场足球的消耗,未必比下一场围棋比赛大。观众可能看不出来,比如从前日本那种两日制的围棋比赛,选手两天之内一下子瘦10斤,一场比赛一般减5斤是司空见惯,因为脑力消耗特别大。 几十年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人觉得围棋队伙食标准太高,觉得你们也就每天喝喝茶,人也不动,汗也不出,脸也不红,提出降低围棋队伙食标准。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直到我向懂行的领导反映后,这件事才被纠正过来。 解放日报·上观:您曾经说,下围棋要有平常心。但人又有求胜心,这不是一对矛盾吗?两者该如何调节? 聂卫平:有一次非常重要的比赛,我其实不攻也能赢,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呼唤着,要“杀”他、要“杀”他,一下子出了重手,结果不但没“杀”着对手,反而自己翻不了盘,就是输在没有平常心。 不仅下围棋,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平常心。一般人赢了都很高兴,输了呢?很多人痛哭流涕,甚至心理崩溃。“输得起”三个字说起来容易,挺过来真不容易,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人必须善于面对输棋后的纠结痛苦,只有这方面做好了,才能成为强者。人生如棋,一辈子要下多少盘棋啊,不可能每盘都赢。赢棋输了,或者输棋赢了,这种事情都会时常发生。输的时候有多郁闷,赢的时候就有多高兴。但作为棋手,要做到赢也没那么高兴,输也没那么难受,而是考虑为什么输。这就是我说的平常心。 解放日报·上观:您是怎么做到的? 聂卫平:我自己没什么诀窍,我这个人就是干什么都放得开,这是天性。比如我爱吃,现在没人看着我时,我依然放开来吃一点。 棋如人生,但我的人生也幼稚得厉害,不是人生高手。 人工智能要用于为人类服务的善事上,这是未来要把握的方向 前不久,《自然》杂志刊登了谷歌DeepMind团队的新成果:名为Alpha Zero的人工智能程序完全靠自我对弈学习下棋,不依赖人类围棋经验,仅训练3天就战胜了曾击败李世石的AlphaGo Lee,比分100:0。 经过40天训练后,Alpha Zero又以89:11战胜了横扫柯洁的Alpha Master。 消息曝光后,柯洁评价称:“一个纯净、纯粹自我学习的‘阿尔法狗’是最强的……对于‘阿尔法狗’的自我进步来讲……人类太多余了。” 解放日报·上观:“阿尔法狗”对年轻棋手们有影响吗?他们没受打击吗? 聂卫平:他们即便受打击了,听聂老师一说也就没什么打击了吧。如今,真想赢人工智能的年轻人没有了,大家都清楚人类没有希望赢。和人工智能下棋,是一种自我挑战。 解放日报·上观:您一直关注柯洁的每一场比赛? 聂卫平:柯洁状态还是可以的,最近刚刚又赢了比赛。我也希望他能成为围棋界年轻一代的标志性人物,不要因为“阿尔法狗”就受到挫伤。 应该这样理解:“阿尔法狗”对人类的围棋水平提升是促进,它让围棋的世界变得更宽广了。 解放日报·上观:人工智能时代,会不会改变竞技体育的胜负心,让人类重新思考围棋输赢的意义在哪里? 聂卫平:自古就有人在乎围棋的艺术之美,但最终围棋还是要决出胜负。 从古至今围棋界一直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流派是胜负师,一心求赢,不管棋谱好不好看。另一个流派是求道派,喜欢美,想把好看的棋谱留给后人看。从成绩来说,当然是胜负师更好。 解放日报·上观:“阿尔法狗”算是胜负师吗?它会不会让所有棋手都只想成为胜负师? 聂卫平:它没流派。我觉得它是“围棋之神”,远远高于人类。所以人类不必过于在意和它比拼的胜负。让它帮助人类围棋进一步提高,拓展思维,更有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