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口述:我们赶上了一个很糟的时代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儿科医生口述:我们赶上了一个很糟的时代

  原标题:儿科医生口述:我们赶上了一个很糟的时代

  自2017年末爆发的流感大流行使医院儿科变成“重灾区”。1月9日,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集体病倒,导致该院儿科停诊,引起舆论关注。事实上,海河医院的停诊绝非孤立,每年一度的儿科疾病高发期,对中国的所有儿科医生,都是巨大考验。吕侠(化名),一名毕业不到2年的医学院毕业生,向我们讲述了她作为一名普通儿科医生曾经的骄傲、遭遇的现实,以及坚持和希望。

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听诊通知

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听诊通知

  王牌专业的落差

  2009年,当我高中毕业,进入医学院攻读儿科专业时,我是很开心的。我读的是7年本硕连读,我们学校的儿科专业也是全国重点学科,收分很高。我家在重庆东北端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山区县,高中是县城最好的,我的高考分数比一本线高大概60分左右。

  我的志愿是在高中老师的建议下填的,我对大学的专业并不了解,只知道学校离家近,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也很靠前,收分高,就业也很好。不知道是不是身在小县城的原因,当时我们班上起码有5个以上的同学进了医学院。

  我们专业最开始有110人,女生占了90人左右,生源大多来自本省和邻近地区。大一大二的时候大家都挺骄傲的,因为入学分数高,又顶着王牌专业的名头。

  大学的前5年,我们和大临床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课,最后2年实习时才去儿童医院,学习临床操作。儿童和大人的疾病谱系很不一样,以我所在的心内科为例,这个科室负责的成人患者一般都是心律失常、心衰,儿童则大多是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等。

  在真正进入儿科,开始和患者打交道后,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发现我们处在鄙视链底端,原因后面再说。毕业时,我们的就业情况的确非常好,在我们市里,一个普通的医学博士也很难进入当地大型三甲医院。唯独儿科,因为实在太缺人了,所有医院都缺,除了全国排名最靠前的几家医院,我们基本上可以进任何想进的医院。

  但我没留在学校所在的市,因为2015年卫计委出台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住院医师规培后再加2-4年专科规培”,对我们来说就相当于要在7年学校教育后,再进行2年住院培训,再加3年儿科专业规培。学校所在的市作为试点地区,我们的选择就变成了要么去区县医院,要么继续在主城区三甲医院参加漫长的规培。

  最后我去了西北一家市级儿童医院,工作一年半以后,再回头,想起曾有一些师哥师姐做出过一些惊人的举动,比如到大二了还会退学重新高考,或者放弃七年本硕连读,自动降格到5年转而考取其它专业或学校,不但可以理解,简直可堪膜拜。

  儿科医生的收入和工作

  儿科不赚钱,这可能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我是在工作之后才慢慢了解的,读书的时候大家关心的还是课业和手艺。我们的工资是按基本工资加绩效的模式,基本工资就是一般的事业编制底薪,儿科医生与其他医生的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绩效工资上。

  我现在的底薪是2000多元,绩效工资的计算项目五花八门。我的上班时间经常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九点,上夜班时24小时连续工作也有过,绩效工资在4000到6000之间。这对一个刚刚毕业一年半的儿科医生来说,已经是比较高的水平了。夜班费是30元,最近还有传闻说这30元要取消,我经常想,如果我能出30元雇个人帮我上夜班就好了。

  收入低的原因我也不能说得很透彻,我的理解,一是儿童的用药限制很大,用药量也远比成人小,检查项目也少,这就导致儿科的收入比普通医院少。很多综合医院,别的科室都在创收,唯独儿科在消耗资源,导致儿科医生也不受待见。

  除了药品和检查费用,医生的收入还应该来自我们的智力定价,也就是诊疗费,以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医院来说,专家最高的门诊费是40元左右,跟其他专业同级别的专家收入差距也很大,不过中国的医生诊疗费都不高。

  另外,成年人一般都是身体扛不住了才往医院走,儿童却往往有个风吹草动,家长就往医院送。并且很多家长迷信大医院,比如流感发热,正常三五天就退烧了,但家长不放心,在小医院看了,过两天还往大医院送,送到时就退烧了,其实是正常病程,但他们认为是大医院的功劳。这些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当时选择这家医院,一是因为离家相对较近,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每周可以休息一天,这在当时招聘的医院里几乎是巨大的优势,很少有儿科医院或者儿科诊室敢保证医生的休息时间。

  当然,我们这里仍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任何人休假了,都无人能顶岗,所以工作一年半以来,我完全没有法定节假日的概念,去年过年也是父母来陪我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