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口述:我们赶上了一个很糟的时代(2)
时间:2018-01-16 13:08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每年到春冬儿科疾病高发期,就会像打仗一样。去年 1月份,我在感染科轮岗,当时也处在流感高发期,平时用来收呼吸科疾病的科室都用来收流感病人了,5个一线医生需要管70个病人,我当时才到医院半年多,最多时也要管理6个病人,都是重症患者。自己感染上流感还继续上班,这在我们那里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也遇到过。 上面说了我们需要上夜班,上夜班一般除了照管住院病人,也收治新的重病患者病人。一般上夜班的白天当天,我要先处理自己的病人,处理完一般就到12点了,赶紧回家休息到下午6点去接班,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交班,交完班后还要继续处理自己的病人,一般也会处理到中午12点才能回家休息。对我来说,运气好的话,夜班后半夜不用收病人,能够安稳睡上3个小时以上,就很满足了。我的生活基本完全围绕着医院和病人。 儿科医生和家长 儿科病房和成人病房最大的不同,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每个小朋友都有很多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他们经常会分别跑来找医生探听小朋友的病况,你永远都不知道还有哪位亲戚在热切地关爱着你的病人。 除了看病,有时候还需要处理一些突发状况。前段时间我值夜班,早上五点被护士急匆匆叫醒,我还以为是病人有突发状况,需要急救,赶到病房一看,是一对夫妻在病房里吵架了。 那是一对相亲认识三个月就结婚的夫妻,妻子怀孕后就辞职回家生孩子了。孩子生下来被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年冬天又患上肺炎,正在我们医院住院。这家人的经济状况看起来不是很好,孩子生病也花了不少钱,关系似乎一直不太好。 我被叫醒那天凌晨,两个人又在医院里吵闹起来,妻子抱着孩子要走,要离婚,丈夫又吼又叫,整个病房的孩子都被吵醒哭闹起来。那个场面,真的,头皮都麻了,护士让我去劝劝,我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啊。 也碰到过闹事的家长,是在感染科轮岗时,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幼儿园入学体检时查出肝功能异常,来到我们医院。孩子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个年龄段肝功能异常原因很多,所以做了多项常规检查,最后综合结果显示,80%可能是肝豆状核变性,但要确诊,还需要做基因检测。 当时我去向家长说明,家长立刻就炸了,认为已经花了几千块检查费,还没确诊,我们医生也太黑了。我跟他解释,基因检查的费用比较高,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况且肝功能异常的情形很复杂,也有可能是多种疾病,所以需要全面筛查。但这位家长不太能理解,去跟我们主任谈判,谈着谈着变成了医院给孩子造成了巨大伤害,需要2万块赔偿,否则带人来砸我们医院。我们主任当时就录音了,当然,我们和他谈话时也录音了。 后来他到医务科去投诉我,不再提钱的事,而是要求开除我。等到医务科表示他们有录音后,这位家长又立刻给孩子办理了出院。当时所有人都很懵逼,不知道他的真实诉求。其实我自己受委屈也习惯了,但那个孩子太不幸了,如果确诊肝豆状核变性,需要在一家医院长期随访,因为是慢性病,虽然还未出现其它症状,但是随着病情发展,肝脏代谢异常,会出现什么严重后果,是很难预料的。这位家长来我们医院之前,已经去过一家医院了,不知道是不是跟那家医院的医生也闹翻了。那个孩子其实真的很乖,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医生学会随时录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习惯。上读大学时,老师就告诫过我们,不管家长亲自来还是打电话,在没有看到孩子之前,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药也不要开。这位老师曾在上夜间急诊时,碰到过一位家长,抱着娃娃到医院,要求开退烧药,我们老师很想看一眼孩子,家长却犹犹豫豫,只说开退烧药。 老师觉得不对头了,一般家长带孩子看病,都很着急,恨不得赶紧把孩子送到医生面前,这位家长的态度肯定有问题。所以他就自己跑过去看,竟然发现婴儿已经没有呼吸了。就是从那时起,我对人心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不光我们会录音,现在患者也录音,双方都战战兢兢的。我们医院也失误过,造成患者损失的,这种家长有时候反而很明理,让我们非常内疚,也更谨慎。那种时候恨不得被家长打一顿,因为让孩子受罪了。 以前读书时,老师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医患关系虽然在恶化,总有触底反弹的那一天。也许吧,我也不知道。 以前我们也有师哥师姐毕业后转岗去非儿科科室的,但是现在不允许了,甚至还提倡内科医生转岗来儿科。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比如我们医院,转岗的学习时间是一年, 转岗医生需要在10多个科室里都轮岗一遍,等于每个科室学习一个月。一个月能学到什么?但是没办法,儿科医生太缺了。不能转岗,有些人就干脆辞职,我身边就有辞职去做医学科普的。 而且中国的医学毕业生选择很小,无论是要做出成绩,还是评职称,唯一的选择是去公立医院。所以看起来,我们这一代学儿科的医学毕业生真的赶上了一个很糟的时代。我倒没有想过转行之类的,还是希望在这一行做下去。 跟大多数女生一样,我还是很喜欢孩子的,尤其是那种甜甜地跟你打招呼,配合检查的孩子,心都化了。非要说是什么东西支撑着我,大概是不甘心吧,从高中毕业,进入这个领域已经快10年了,真的希望做出点东西来,真的希望这一行能够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刘光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