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沈光耀原型们: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无问西东》沈光耀原型们: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

  原标题:《无问西东》沈光耀原型们,悲壮的中华英雄史诗!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王京雪

  他,就是《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的原型;他们,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精英……如果你被《无问西东》击中泪点,别忘了看一看纪录片《冲天》!

  记住80年前那群飞赴国难的中华俊青

  纪录片《冲天》“誓死报国不生还”的中国空军抗战壮歌勇毅高贵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别无选择。”

  这是纪录片《冲天》的开篇。演员金士杰沧桑的旁白瞬间把观众带回到80年前中华大地的碧血蓝天。

  影片的主角——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风华正茂。无论体能、头脑、反应,教育水平,他们都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青年。

  这些年轻人生长在那个时代,原本可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杰出的物理学家,或者高官显贵,但他们眼看国家被日寇侵略,同胞被人欺凌,毅然放弃了所有,抱着“誓死报国不生还”的信念飞赴国难。

  《冲天》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作。2015年8月18日,电影在台北中山堂首映。一年多来,来自台湾的导演张钊维一直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它。

  北京、上海,杭州,长沙,重庆,广州……虽然通常只是校园展映,但张钊维坚持把影片带到故事发生的地方去。

  “还差南京、武汉、昆明。”2017年春节前夕,在北京东三环外的一家咖啡厅里,导演张钊维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分享了这部纪录电影的点滴。

  真正的“贵族精神”

  在螺旋桨飞机的二战时期,双方战斗机飞行员甚至可以看到对手的脸和表情。如果记往那个飞机编号,甚至可以知道跟自己对战的是谁。

  古代武士的决斗不正是如此?

  张钊维思索,与日军飞行员对决的中国年轻人是抱着怎样的想法,与侵略者在云霄间生死相搏呢?

  在中国空军抗战的史料中,张钊维读出了他后来定义的“贵族精神”——

  中央航校第三期毕业的沈崇诲出身富裕家庭,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但九·一八事变以及一·二八事变后,他毅然放弃优渥的工作,进入当时的中央航校,从光头的入伍生学起。

  沈崇诲心中念兹在兹的,就是如何效死“国家”。战前,他曾透露过:必要时,将驾机和敌人同归于尽。

  1937年8月19日,淞沪会战不到一周,沈崇诲随大队出征,预定轰炸长江口外海的日本军舰,但在杭州湾上空因飞机有状况而脱队。

  其后,沈崇诲与后座的陈锡纯,在白龙港海面连人带机冲向敌舰,与敌人兵舰同归于尽,践行了中央航校“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子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的校训。

  1938年4月29日是那年日本天长节(天皇生日)。是日,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两军对垒,近百架飞机在空中缠斗。短短半小时,日机被击落21架,中国飞机损伤12架。

  还在住院的陈怀民,顶替患病的战友升空迎敌。击落一架日机后被五架敌机围攻,飞机油箱着火,没有跳伞,而是果断加足油门,撞向日机同归于尽。

陈怀民(右)与妹妹陈难

陈怀民(右)与妹妹陈难

  陈怀民牺牲前曾说:“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从来没想着回来!”

  “这就是贵族精神。”随着纪录片制作的进程,张钊维渐渐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并不是延续那种王室血缘、权贵世袭的传统贵族。因为我相信,即便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一群有能力的青年人,去展现一种无怨无悔地为社会奉献、为下一代牺牲的高贵精神;他们有清楚的目标与良好的训练,他们面对生死攸关的挑战时能够勇毅地迎向前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会耍小聪明、不会采取机会主义的退路、不会畏缩、不会人云亦云终至不知所云。”张钊维说。

  知晓义利之辨、明白生死之辨,还从事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张钊维从三个维度定义了自己心中的贵族。

  谁不畏死?何况风华正茂、家境优良的青年。但当敌人破门而入时,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为了祖国,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下决心斩断自己的未来。

  1937年牺牲的王牌飞行员刘粹刚,在给妻子许希麟最后的家书中写道:生在现代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刘粹刚

刘粹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