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沈光耀原型们: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3)
时间:2018-01-21 18:55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制作期间,张钊维曾与一位英国纪录片制片人聊起这部电影。对方问他是否想过70周年的纪录片和80周年的纪录片区别在哪里。他还没有回答,对方就接着说:“80周年的时候,你现在能采访到的人,都不在了。现在是最后的机会。” 于是,《冲天》一开始就确定原则——尽量用第一手的资料,用第一人称讲述。在电影中,除了空军史专家黄孝慈对当时飞机性能和作战方式做了寥寥几次简单讲解外,全片没有一位专家露面。全有亲历者或者他们的后人口述。 即使2015年8月首映之后,张钊维听说,一位参加过对日本本土投掷传单的老飞行员还健在,对他进行了补采,把内容加在了电影里。 该热的总会热起来 2017年1月,一篇名为《那段痛彻心扉的家国史,你死又是为了谁》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转。这篇文章是电影主线故事的文字版。但却让这部制作完成一年半的电影重新有了热度。 胡向兰外公的哥哥梁国朋烈士1937年9月21日,在广州市区上空击落敌机两架后,在激战中中弹,机焚阵亡。 她在网上看了《冲天》后说:“感叹导演能找到这么多历史真实的画面,很用心地拍。既把整个抗日历程展现出来,又有故事细节沁入心底。感动!” 至今为止,张钊维参加过50多场放映会。他常常会遇到让他充满成就感的观众。 2016年4月24日,《冲天》在北京798艺术尤伦斯艺术中心展映。影片放完后,一位西装笔挺的观众十分激动。他说在电影里看到了爷爷的墓碑。虽然只有一个镜头。当年他祖父在重庆璧山的1940年的913空战牺牲时,父亲还没有出生。 当天那位先生一个人讲了半个多小时,他说,自己几十年来的压抑终于得到了释放。后来,《冲天》在上海展映。这位先生的父亲,烈士的遗腹子也亲自来到现场。 2016年10月,在成都的特映会,原空军幼年学校两三百位校友包场观看。 2016年3月,《冲天》在香港首映。原中央航校第12期生、曾经击落过日本零式战机的陈炳靖来到现场。 1937年,从厦门海事学校航海科毕业的陈炳靖到上海实习,目睹了淞沪会战中日本飞机肆无忌惮,百姓尸横遍野的惨象。他对朋友说:“走!我们投考空军去。” 当天张钊维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陈炳靖伯伯一如既往,自己一人搭公车地铁到尖沙咀院来。映后我介绍他,全场四百名来宾起立向他鼓掌。我前年访问他时他96岁,如今已是98岁。下楼梯依然健步如飞,就像开战斗机一样。” “如果你们年轻人那时候在现场,你们也会做这样的决定:我们年轻人不保卫国家,谁来保卫国家?”当年张钊维采访时,老人反问。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