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寻被拐儿子13年 花费数百万还欠下40万外债(3)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男子寻被拐儿子13年 花费数百万还欠下40万外债(3)

▲1月8日上午,一名举报人向申军良等人指认“梅姨”。    新京报记者 游天燚 摄

▲1月8日上午,一名举报人向申军良等人指认“梅姨”。    新京报记者 游天燚 摄

  申军良掌握为数不多的“梅姨”信息只有,她身高一米五,约65岁,真实姓名不详。会讲粤语、会说客家话,曾在紫金县居住多年。

  根据警方的相关信息显示,办案民警此前曾带张维平在紫金县找到“梅姨”的前男友彭忠。彭忠称,他并不知道梅姨在哪里。

  此次来紫金县,申军良等人也找到了梅姨的前男友彭忠。

  1月7日,紫金县阵雨,申军良和孙海洋冒雨去了离蓝塘镇60公里外的水墩镇。根据众多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他们在水墩镇找到了彭忠。彭忠告诉申军良,梅姨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和他联系过。

  1月8日上午,有举报人给申军良打来电话爆料。“你能确定是梅姨吗?”电话里,申军良不断向举报人再三确定线索。

  随后,举报人添加了申军良微信好友,来一张疑似“梅姨”的近照,并说近期在紫金县还见过她。

  申军良看着照片,和寻人启事上的“梅姨”模拟画像做了对比,“很像,很像。”

  当天中午,申军良找到了梅姨的同乡人王勇。王勇曾给警方做过证人,他看到疑似梅姨的照片时,连续作出肯定的回复,“是,就是梅姨,潘×梅”。

  申军良将连日来搜集到的梅姨信息进行整理后,提交给广州增城警方。

▲1月7日下午,申军良等人再紫金县水墩镇找到梅姨的前男友,对方称和梅姨在一年前就没有来往了。    新京报记者 游天燚 摄

  ▲1月7日下午,申军良等人再紫金县水墩镇找到梅姨的前男友,对方称和梅姨在一年前就没有来往了。    新京报记者 游天燚 摄

  被拐少年:妈妈告诉我不是亲生的

  在紫金县寻人的十多天,申军良目睹了一些寻子家长的来来去去。1月3日,一名家长李树全启程回湖南老家,他离开蓝塘镇时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需要回家赚点钱,再来紫金县。”

  申军良说,寻子途中离开的家长多是钱花完了,只能回家,等挣到钱再继续寻子。

  这几年他见到的寻子家庭多是如此。甚至有家庭最终放弃了寻找。

  “申聪被抢之后,我看到家人一个一个的病倒,我就暗下决心,无论用多少年,无论花多少钱,我都一定要找到他。”申军良说,寻子13年来,他卖房、卖车、卖地,花了数百万元,还欠下40多万元的外债。

  申军良说,除了花钱,寻子家长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心态容易大起大落,内心备受煎熬。曾有家长受不了打击,选择自杀。

  “希望和失望共存。但只要有希望,就会继续找。”他说。

  孙海洋也抱有同样的希望。他最近一次接到“孙卓”的信息是在2017年12月份。

  有举报人告诉他,一名惠州籍贯的陈锡升很像孙卓。去年12月中旬,孙海洋到惠州通过举报人见到了陈锡升。

  “相差太大了。”孙海洋说,可能举报人不太了解情况,眼前的陈锡升看起来有20多岁,而孙卓应该是13岁。

  陈锡升提供的身份证件上显示:1991年出生,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人。他现在江苏太仓市一处工地打工。

  陈锡升说,1年前,父母曾告诉他,“你不是亲生的,是奶奶买过来的。”

  陈锡升向街坊邻居求证,得到的答案是他在两岁时被买来。自此,他一边外出打工,一边寻找亲生父母。

  孙海洋带着陈锡升来到深圳市公安局采集DNA信息,结果显示二人并无血缘关系。

  孙海洋又一次寻子“失败”,但对陈锡升而言,他的DNA信息录入系统后,有助于今后寻找亲生父母。

  申军良等家长也在等待DNA的比对结果,一方是他们家长,另一方是紫金县40多名疑似被拐卖的孩子。1月21日,申军良说,比对结果还没出来。

  为尽快找到孩子,寻子家长们不仅向警方提供线索,还向一些公益组织寻求帮助。

  申军良说,在紫金县寻找孩子的这段时间里,他曾将搜集到的线索提供给 “粉红代码爱心行动”,该机构已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合作建立中国儿童少年基因数据库。在此次行动中,协助采集了部分家长的DNA信息,帮助加快寻找比对失散孩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