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摄像头:女子半裸上身接受按摩 被5人在线观看(4)
时间:2018-01-22 20:30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摄像头安全漏洞的第三类来源则是源于生产端的粗放生产。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调研,摄像头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最弱,存在大量由于嵌入式系统裁剪不当、各类通信端口开放过多带来的风险;而且设备安全态势不可知,造成安全漏洞修补不及时的问题。 404实验室所监测到的攻击行为中,有很大一部分便属于对这类“生产型漏洞”的攻击,只需要找到一处固件漏洞,便可进行大范围攻击,而无关监控摄像头的品牌,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往往是同一家作坊。 例如,2016年12月,多款Sony品牌智能摄像头型号后门账号漏洞被发现。其部分摄像头原固件中包含两个经过硬编码且永久开启的账号,可用来开启远程登录访问并完全操控。该漏洞被CNVD评级为“高危”,影响Sony公司近80款摄像头产品。 C端市场混战 安全隐患现状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市场低水平竞争的恶果。 过去十年,中国是监控摄像头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根据现有安装规划,中国摄像头数量将在未来三年攀升至6.26亿个。美国平均每千人配备约96个监控摄像头,英国为75个,而中国摄像头密度较高的城市,目前每千人配备的摄像头数量不到40个。 但事实上,中国监控摄像头领域存在着两个格局迥异的市场,一个以B端客户为主,另一个市场以家庭、小商户等C端客户为主。两个市场成熟阶段不同、参与主体不同,其对待安全问题的姿态也差异明显。 B端市场得益于天网工程、智慧交通等工程,以及各行业对摄像头的需求,历经十年发展,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目前形成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三家龙头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三家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视频监控厂商排名中也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七。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近两年,B端市场上的安防龙头厂商纷纷组建安全团队,在安全措施上投入大量成本。原因在于,一是B端市场客户本身就对于产品安全性的诉求强烈;二是B端市场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安防龙头企业做大后,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容易演化成黑天鹅事件;三是近年来中国安防龙头企业纷纷开始海外业务扩张,海外市场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倒逼企业提高安全标准。 C端市场则是另一幅景象。C端市场随着智能家居等新概念于2015年前后兴起,产品主要用于家庭看护,以高性价比、科技感为特点。这一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数千家企业参与其中混战,近年来在低价摄像头市场上的竞争激烈,导致部分品牌在安全成本方面的投入存在压力,加剧安全隐患。 一名行业人士介绍,C端市场需求巨大,其公司旗下的一款智能摄像头曾出现上线3秒售罄的情形。各方仍在争夺新增市场份额,市场规模每年以50%以上速度增长,市场竞争维度主要是功能、性价比和产品颜值。 需求巨大、缺乏行业准入门槛的C端摄像头市场吸引大量厂商参与其中,按其背景可分为三类势力:传统安防厂商的C端产品、互联网企业的智能硬件设备,以及数量众多的贴牌山寨厂商。 前瞻产业研究院在一份行业报告中认为,视频安防低端的设备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也较低,从事这类硬件生产的企业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在技术升级和价格战压力下生存不易。 “B端客户的安全敏感性非常高,在招标选择厂商时会对安全标准有着很高的要求。但C端客户是价格敏感性客户,更在乎产品的性价比。”上述传统安防厂商安全总监告诉《财经》记者。 但一家生产智能摄像头的互联网企业则表示,其实他们在摄像头的安全保障方面比传统厂商更有优势。 传统安防厂商的安全能力长板在于生产端的供应链管理,互联网企业的安全能力长板在于网络安全维护能力,问题在于智能摄像头的安全问题要补短板,而非拼长板,因为漏洞既发生于软件,也可能潜藏在硬件中。 监控摄像头市场存在两种生产模式,一是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厂商通过自有供应链体系生产,二是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和中小厂商选择通过代工厂生产。两种生产模式有不同的安全短板,自有供应链体系往往在生产环节安全系数较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强,通过代工厂生产却缺乏对于生产环节安全问题的把控。 至于山寨贴牌厂商,则在生产端和网络端均存在安全短板。 360 ADLAB(攻防实验室)曾发布《国内智能家庭摄像头安全状况评估报告》,认为许多智能摄像头存在用户隐私泄露、未加密数据传输等九大风险。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安全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削弱其价格竞争优势,一些山寨厂商对安全性甚至完全不加考虑,这些都是国内智能设备在安全方面出现如此乱象的主要原因。 安全攻防战 “我们一款摄像头产品,代码多达上百万行,没有任何漏洞,怎么可能?”一名杭州的安防从业者认为,安全隐患和漏洞不可避免,企业也无奈。 “安全漏洞会永远不断出现,与黑产的较量是永久性博弈。”在上述网络安全从业人士看来,摄像头安全现状的破局,取决于厂商、用户、监管部门等各方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以及各方能否形成一套协同应急机制。 杨卫告诉《财经》记者,技威时代发现旗下应用被黑产利用后,立刻对所有端口和数据进行排查,并对应用更新迭代,告别已被破解的传统“ID+密码”管理设备的模式。此外,已成立安全项目小组,负责网络、账号、数据等方面的安全防护。 在B端市场上能够得到的另一个启发是,2015年2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曾发出特急通知,称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经被境外IP地址控制。海康威视事后澄清,是由于用户使用弱口令所致。此事曾引发安防行业震动,几家龙头厂商在事发后都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投入,包括组建网络安全团队、强制取消弱口令使用、建立安全事故紧急应对体系等措施。 对于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高胜建议,用户应定期修改摄像头关联的应用账号密码,尽量不要将摄像头直接联网或置于私密区域。不使用时,要遮挡镜头或关闭电源,非必要时禁用录音功能。 这一行业目前还缺乏市场准入和安全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