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穿越羌塘无人区失联:以我的性格不到终点不返(2)_偶酷网新闻

偶酷网新闻移动版

> 国内要闻 >

男子穿越羌塘无人区失联:以我的性格不到终点不返(2)

  徐海印象里,刘银川户外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很强,遇事会主动解决问题。阿里之行经历了车陷沼泽,两天一夜动弹不得。夜晚,听见狼叫,刘银川安慰徐海:不远处有户藏民,有藏獒的地方狼不会过来。后来,联系救援、给汽车补胎、找藏民讨油,都是刘银川在做。

  同为背包客的紫星认可刘银川在户外的生存能力和决断力,去年4月下旬,刘银川和紫星用6天时间反穿鳌太线,在出来前的最后一天遭遇大雪,“按照我当时的心理,下了那么大雪,应该赶快扎营原地修整,他(刘银川)考虑后面可能有更大的雪,建议我们快速下撤。

  刘银川和紫星下山后一周,“5·4穿越鳌太线驴友遇难事件”发生,一场预期中顺利的穿越行动,最后变成了3死1伤的悲剧。

  早在2015年,刘银川就跟紫星透露过穿越无人区的想法,“我们这两年的户外经历,从走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这些线路,全部都是为了无人区做准备”,紫星说,徒步穿越无人区的象征意义和登顶珠穆朗玛一样。

  罗二二的理解则是:“就像体育运动员最后要参加奥运会,拿到一块金牌。对他这种徒步的人来说,穿越无人区,是他梦想的一个终点吧”。

△ 在书店工作中的刘银川

△ 在书店工作中的刘银川

  “疯狂的傻子”

  1月11日,救援车队继续向北。

  无人区河流多东西走向,最宽的达几公里,左右无路,汽车必须驶过冰河。有的河下由于有地下温泉,冰面未结实,车走在上面发出咔咔的响声,车里的人胆战心惊。

  不只是地貌的危险,还有野兽的踪迹出现。一天前,郑义在路边发现了新鲜的熊的脚印。这天,又看到四头狼把四头野牦牛直往冰面上赶,“野牦牛滑倒了狼就有机会了”,郑义曾入羌塘无人区拍摄野生动物,此时也不由心惊,荒原上的狼通常以鼠兔为食,“我拍摄了五年都没看到狼攻击野牦牛的,除非饿疯了”。

  郑义担心,即使能够勉强躲避低温,刘银川也有可能受到野生动物的攻击。

  去年10月,刘银川原本走新藏线的计划因“个人边防证办不了”而泡汤。他在QQ空间里列出了三条替代方案,最终选择了第一条方案——单人羌塘东线穿越。

  得知刘银川要在这时候穿越羌塘,身边很多朋友劝阻过他。

  “当时羌塘是冬季,是绝对不适合(穿越)的”,紫星说,“他的补给不够,省吃俭用顶多两个月,我给他估计是79天(出来),这还是在正常天气时,不是冬天。零下20度睡袋是不行的”。

  “只要在拉萨,所有人都在坚决的劝阻他,但是你总不可能把他捆起来吧,你跟他说的时候他什么都知道,他也知道里面危险,但是他就是要去”,罗二二说。

  出发当天晚上,女友小曾和刘银川在电话里聊天,她让刘银川保证:万一遇到危险一定要折回来,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位。刘银川答应了,不过后面又说,“你觉得我的性格,如果不走到终点会折返回来吗?”

  紫星不知道刘银川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间徒步羌塘,但他能理解刘银川的这种倔强:户外圈的人,如果不倔强,可能家人朋友一反对就打消这种念头了,就去过稳定的生活了。

  2016年底,刘银川作为嘉宾之一参加止间书店“川藏旅行分享会”,会前,他曾与同事醉舟有过一次深入交谈,他讲自己最初走上户外穿越与一次失败的生意和一段失意的感情有关,讲自己走着走着就成了习惯:“我在路上找到了一些自己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大自然是一个宁静的地方,你看不见硝烟,看不见战火,你看不到嫉妒,也看不到心计,你可以完全让自己处于理想状态”。

  他也知道来自外界的不解,自己这类人被看成是疯狂的傻子。“但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梦想,就向摘掉紧箍咒的孙悟空一样,我们只不过是回到了花果山而已”。

△ 刘银川寄回来的那盆复活草还放在书店里

△ 刘银川寄回来的那盆复活草还放在书店里

  生命中的异类

  1月12日,救援车队入新疆,行进到了鲸鱼湖附近。搜索面积还在扩大,“遇到每一条沟都会仔细的搜索”,然而,除了一条遭遗弃的户外裤子外再无所获,

  进入无人区的第四天和第五天,车队遭遇了强劲的沙尘暴,“迎着风车门推不开”,由于能见度低,只得完全依赖导航寻路,还要提防暗沟。

  1月13日,队员们判断刘银川再往前走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他们结束了这次为期6天、行程1000余公里的搜救。

  接到郑义团队撤出的消息时,刘银川的弟弟刘佳还在等待另一支救援队伍的结果。几天后,他们同样无功而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