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生前曾饱受抑郁症困扰 朋友称其为人仗义(2)
时间:2018-01-26 03:10 来源:偶酷网新闻 作者:偶酷网新闻 点击:次
那时的创业圈有这样一个传说:2006年5月23日晚,在北京东方银座旁的某川味餐馆,Mysee直播网总裁高燃跟泡泡网首席执行官李想,北京康盛创想(北京)公司CEO戴志康、北京爱航工业公司首席架构师茅侃侃聚到了一起。 原本看上去毫无交集的人生,在几年后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大潮的涌起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代人曾经的创业标杆。 相比上一代丁磊、陈天桥们在大学毕业工作数年、攒够第一桶金后才走上创业路,恰好在互联网大潮涌起时成年的80后创业者要冒险得多。 在“京城IT四少”中,最早接触互联网创业的,是李想。在每小时网费8块钱的1998年,刚上高三的李想就做了一个个人网站,两年后,他的泡泡网开始运营,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中文IT垂直网站的领跑者。 2000年,17岁的茅侃侃仅凭初中水平,接连考取微软和思科的计算机认证,以此为招牌在一家网站谋了个月薪3600元的职位。 大约在差不多的时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读大二的戴志康也创业了。他花了300块的月租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一天15个小时泡在电脑前。没多长时间,一款名为“Discuz!”的软件诞生。挂在网上免费给人使用。 从清华毕业后的高燃,带着一份关于电商BP拿到了100万元融资,高燃拿着这笔钱,做了半年彩信业务,随后尝试做博客,注册了Mysee域名。 命运的交织,由此已经开始显现。 2004年,一首《老鼠爱大米》开始在大街小巷流行。此时,21岁的茅侃侃在辗转多个互联网公司后,开始创业成立MaJoy,将网络游戏搬到线下,用实景、由玩家实际扮演的项目。MaJoy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于市场上已有的真人CS。 今天看上去,他们的第一次创业并不那么顺利,甚至有的略显幼稚,但是当2002年互联网泡沫开始褪去后,整个国内互联网迎来新的春天。 一年之后,李想创建汽车之家,凭借中立客观的内容以及在数据库、实拍图片等方面的创新,不到一年时间,挤进国内汽车网站访问量前五名。今天,汽车之家成长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 这一年,高燃和大学同学邓迪一起创办了P2P(点对点)流媒体平台Mysee,借着直播当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第一次访问大陆等新闻,一时风光无限。此后人们把MySee成立的2005年被称为互联网视频元年,当时优酷刚刚成立,百度刚刚登陆纳斯达克,成就了中国互联网市值最大的名头。 戴志康也是在这一年完成了事业上的大转变。其设计的网络社区软件“Discuz!”是当时国内最流行的网络社区软件。 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和另外两个“80后”创业者李想、高燃一起,作为罗振宇担任制片人的《对话》节目的嘉宾,登上央视的屏幕。 这就有了2006年那场聚会,四名“80后创业者的代表人物”聚在了北京东方银座旁的一家川菜馆。 然而人生不是平行线,在这次交集之后,4个人的命运也在向不同的方向延展。 创业5年以后,2009年茅侃侃也达到创业巅峰状态。MaJoy每年能带来收入达到15亿人民币。 MySee的高燃因为不着急变现,最终被董事会免掉公司CEO职务,转型作了投资人。MySee则在2008年倒闭,这家曾经开创国内视频直播的功臣,最后晚景凄凉。从今天看,当时的付费环境还未形成,过早收费只能牺牲用户。 李想带着汽车之家一路直行,2013年12月在纽交所敲钟,身价一跃达到1.52亿美元。 戴志康的互联网社区“Discuz!”社区论坛软件不断获得投资者青睐。最终,腾讯在2010年8月23日收购了康盛创想,金额将超过6000万美元(约4.68亿元)。戴志康也实现创业变现。 在互联网创投已经开始走红2010年,美团成立。此后几年间,O2O成为一波引领互联网的热潮。 尽管风口已现,但是当年的“京城IT四少”却开始回归平淡。 2015年,高燃与两位合伙人成立风云资本。一年里所投公司的数量经超过40个。除了投资之外,也会孵化创业项目。他觉得自己初心没变,想当一名历史学家或者文学家,或者懂历史的文学家。 戴志康卖掉Discuz!之后,他躺在家里三个月没出门。“感觉突然失去动力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除了迷茫,他甚至还有些轻度抑郁。 在创业十年之际,茅侃侃也迎来了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反思。2014年6月20日,面对《博客天下》记者,已过而立之年的茅侃侃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我的性格不适合创业。我不是一个会管理的人。” 但即使这样,茅侃侃的内心似乎还不甘于这段自我评价。2013年,茅侃侃出任GTV(游戏竞技频道)的副总裁,负责视频等业务。2015年,茅侃侃与万家文化成立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 不幸的是,万家文化历经的波折却终归让他难以翻身。 在李想看来,这正是“80后”的一代人所具有的互联网精神:完全不顾忌那些别人认为是必须去做的传统,破除墨守成规,只做最正确的事。 时至今日,互联网从每一个毛孔里改造着当代生活,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有洪水猛兽的裹挟。但无论如何,已经不是他们少年时候的样子了。 正值壮年的80后们,正在努力掀起浪潮,也在努力追赶浪潮。即便往昔时代的叛逆领袖已成往事,但那些闪亮的眼睛永远记在一代人的心里。 责任编辑:张建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