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被罚10万元怎么回事?奥克斯为什么被罚10万元始末详情曝光
时间:2020-04-14 07:24 来源:偶酷网整理 作者:偶酷网 点击:次
显然,这次和奥克斯过招,格力的董小姐“斗”赢了!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日对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一案,作出“责令改正”和“处罚款10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决定。不过,这一处罚结果的公布,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隔靴搔痒,被罚款10万造假成本太低,消费者质疑对购买这些产品会有什么补偿。 奥克斯被罚 确因格力公开举报 本次处罚之所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主因是格力曾在2019年公开举报奥克斯生产不合格空调。 2019年6月10日,格力电器在官方微博发布的《关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的举报信》,列出了包括KFR-35GW/ZC+2在内的8个不合格的奥克斯空调型号。 经检测,其中2018年11月20日生产的出厂编码为114841001811201629的室外机和2019年4月3日生产的出厂编码为017134001904031924的室内机组合的KFR-35GW/ZC+2型号空调,检测结果为制冷消耗功率1138.3W、能效比3.21W/W,能效等级3级,与其能源效率标识上的信息不符。 2019年6月28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关于奥克斯涉及8个型号空调能效标识不符合规定的举报材料,当天决定予以立案。 而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显示,对奥克斯KFR-35GW/ZC+2型号的空调进行检测发现,其能效比3.21W/W,能效等级3级。而其标注制冷量3550W、输入功率989W、能效比3.59W/W,能效等级2级,实际检测与其能效标识上的信息不符,认定存在虚假宣传。 记者获得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处罚的证据之一就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检验报告、公证文书以及其他调查取证材料。 格力与奥克斯 多次隔空交锋论战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公开举报,双方曾在去年进行了多个回合的隔空交锋论战。 在2019年12月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公开回应格力举报奥克斯事件:“奥克斯的空调低于国家标准,竟然敢在市场上忽悠,欺骗社会,欺骗消费者,没有人敢说。你不说,我来说。我不是想把它(奥克斯)整死,我希望其改邪归正。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营造公平的环境。” 举报事件发酵时,多位行业人士曾表示,家电行业虚标能耗事件并非孤例,希望此次事件能够推动整个空调行业甚至整个家电行业的质量、标识调查“体检”,提升行业透明度。 格力称,众多消费者曾向格力电器反馈,奥克斯空调虽然价格便宜,但耗电量很大,而经格力电器实验室实测,奥克斯部分型号空调产品与其宣传、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 奥克斯回应,格力既非消费者,又非国家监管部门,其声称消费者向其举报产品问题,明显不合情、不合理、漏洞百出,并称,“正当6·18空调销售旺季来临之际,格力采用诋毁手段,属于明显不正当竞争行为。” 格力和奥克斯公开交锋不断,引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注。2019年6月10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方微博回应,高度关注此事,已通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尽快调查核实。 对此,人民日报官微曾评论称:商场如战场,在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仍须守住底线。孰是孰非,最终当交由权威机构认定,交由法律裁决,交由消费者评判。质量过关才是硬道理。 董明珠在2019年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还表示,行业内的“斗”是离不开的,对于劣质产品都不发声就是对市场的不忠诚,格力理所当然要出来“斗”。 去年“双11”期间,格力电器让利30亿元打击低质伪劣产品,此举再次让业界认为格力电器是在与奥克斯空调“较劲”。 家电观察人士梁振鹏表示,奥克斯空调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急功近利,没立足于产品和服务做好企业的根本。 涉嫌误导消费者 处罚明显过轻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奥克斯为了推销其空调产品,突出节能省电特点,夸大了节能性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作出“责令改正”和“处罚款10万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决定。 “奥克斯虽然被罚,但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家电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与奥克斯动辄数亿元或几十亿元的不合格空调销售额相比,仅处罚10万元,明显过轻。 陈音江直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处罚值得商榷。 他向记者表示,空调实际能源效率达不到标注等级,不是简单造成能源浪费问题,更是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甚至对同行构成不正当竞争。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责令空调厂家停止违法行为,处以更重处罚。 造假成本过低 虚标品牌不在少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在业内人士看来,对奥克斯的处罚已属顶格处罚,但力度仍然不够。 (责任编辑:admin) |